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产业集聚引领新密工业快速崛起
郑州警方擒获
撬车玻璃大盗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
总工会昨正式成立
市人大常委会
主任会议召开
要闻简报
中原报业涉足创意文化旅游和酒店连锁业
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
近期覆盖40个审批部门
新郑新型城镇化建设稳健前行
习近平分别会见梁振英崔世安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明路径 抓重点 勇创新
新郑新型城镇化建设稳健前行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本报记者 高 凯 通讯员 刘 东 巴明星

新郑市不断提速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了辖区居民生活质量。昨日,记者在该市采访,从当地群众最津津乐道的“两笔账”里,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新变化。

孟庄镇潮河新城社区鸡王片区的文书王德才算了“第一笔账”:过去,村民们人均住房不足30平方米,人均固定资产不足2.5万元,集体资产为零。搬入新社区后,户均补偿13万元,每户提供两套以上住房,人均面积达60平方米。同时,每户预留10%面积形成商业房共9000多平方米作为集体资产,集体固定资产达到9000多万元。

新城社区居民李金亮讲了“第二笔账”:以前俺是扛锄头的,整天累死累活挣不了几个钱,如今在社区附近的华南城、六盛钢材市场拿焊枪,一月工资三四千元,不算少。活干完,走不了几步路回到家,洗澡吃饭,生活轻松愉快……

在新郑市,像潮河新城社区一样的新社区和新生活渐渐多起来。

但是,新郑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远不是群众搬出旧村庄、搬回新社区那么简单,这其中充满挑战和压力。凭着敢于挑战、敢于尝试的勇气,新郑顶住了过去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展结构简单的压力,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以城带乡,围绕农民就地就近转移这一目标,走出了一条“产业为基、就业为本、民生优先、产区互动、城乡统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特色之路。

新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路,可以从“三个集中”、“三个重点”切入,清晰地将其独具匠心之处一览无余。

第一集中指的是:深化产业布局调整,带动产业向园区集中。根据郑州都市区整体规划和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总体规划,新郑结合现有人口分布、交通路网、市政设施、产业基础等实际情况,科学编制了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以商贸物流、食品烟草、生物医药为主,以富士康配套产业、高端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提升为辅的“三主三辅”产业体系。同时,着眼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把园区经济作为城镇化的突破口,按照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农民向城镇转移“四集一转”的要求,大力推进“干道经济向园区经济转变”,将企业、工厂向组团新区、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集中。产业集中后,目前,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5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225家、超5亿元企业47家、超10亿元企业14家、上市企业3家。

第二集中是:深化城乡布局调整,带动居民向社区集中。该市以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组团新区为基点,对全市所有行政村进行有效整合,着力构筑“两城(中心城区、龙湖新城)、两市镇(薛店镇、辛店镇)、52个新型社区和2个特色村(华阳寨、人和寨)”的新型城乡体系。其中,新型社区布局坚持“四临”(临城、临镇、临干线道路、临产业集聚区)的基础上,并按照“一个社区一家企业”的模式,要求两公里内至少有一家规模企业作为产业支撑。同时,把新型社区节余的建设用地拿出至少50%作为特色农民创业园,用于发展二、三产业,让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目前,按照产业规划、村庄规划、土地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规划、生态环境规划“五规合一”的要求,该市共规划19个合村并城(镇)社区,33个新型农村社区。

第三集中为:深化农业布局调整,带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新郑市在编制城乡一体协调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高标准制定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提出了“北部城镇化,南部田园化”的功能布局,着力打造红枣种植、特色杂果、生态旅游等现代都市农业。以及,按照“集约节约、合理奖励、依法自愿、适当集中”的原则,出台新型社区建设财政奖补政策,将整理出来的土地由市土地储备中心按照每亩40万元标准统一收储用于发展产业,(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