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金融高管薪酬凭啥是居民90倍?
地铁调价是解决拥挤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老虎伤人,该当何“罪”?
“空姐代购案”
给代购敲警钟
先有铁路市场化,才能运价市场化
“学习时间不办公”之风当纠
意外收获
公务员要做廉洁从政的典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地铁调价是解决拥挤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近日,北京出台《进一步加强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工作方案》,将推出差别化票价,缓解高峰时段客流压力,降低大客流风险。财政负担不起了吗?高峰拥挤能缓解吗?出行成本会激增吗?这些民生问题直指北京地铁该不该调价。(12月18日《人民日报》)

据介绍,目前方案仍在酝酿。“仅高峰期涨价”、“普遍涨价”、“按里程收费”、“有涨有降”等方案都在考虑之中。这意味着,北京地铁“2元通票时代”将终结。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曾经,北京地铁的“2元通票”让生活在北京的人感受到了“无比”的幸福,也让其他城市的人羡慕不已。可是,挤地铁的痛苦想必也只有北京人心里知道。

在高峰时段,北京地铁的拥挤程度简直超乎想象。据统计,高峰期进站量占日均进站量的47.46%,有些线路的满载率达144%,车站站台、通道和列车运载能力处于严重超饱和状态。站外“人山人海”,站内数次才能挤上列车,车内更是有被挤成“相片”的风险。而与之相对照的是,北京市地面公交目前的日客运能力达到1700万人次,而实际每天在1300万人次左右,公交的运力出现闲置。这就说明,北京地铁发挥的作用并不是最科学、最合理的,这种局面是时候该改一改了。

票价易降不易涨,为老百姓省钱之举,没有人不喝彩,相反,要让老百姓从腰包里多掏一些钱出来,肯定不是那么容易。“银子洋钱连心肺”,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六成网友不支持涨价。但是,就现状而言,票价调整是必然趋势,也是解决地铁拥挤的必要条件,长期的“普惠制”低票价只会加快缩短地铁寿命,不仅影响到人们的出行效率,甚至最终危害到生命安全。

面对不支持涨价的民意阻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显得同样重要。无论最终敲定哪种方案,要尽可能地让老百姓从过程和结果中能够或多或少看到自己参与的影子。在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如何调整才能既让财政吃得消,民生补贴结构更合理,又让老百姓承受得起,这就需要同时兼顾好运营与民生,找寻到一个最佳平衡点。

票价调整,对于解决地铁拥挤并非充分条件,不能达到“一招制敌”的效果。“公交优先”是解决交通拥堵的重要措施,但它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道路修建、轨道交通、综合换乘枢纽、场站建设等都是组成部分。票价只是起到了一个小小的杠杆作用,解决根本问题依然要靠更加科学合理的公交体系,在多层次、无缝式对接的一体化公交线网上多下功夫。 宋 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