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中原教育 上一版3
精铸“多彩教育”品牌
促进高位均衡发展
“学习十八大精神
办人民满意学校”系列访谈
图片新闻
资讯播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学习十八大精神
办人民满意学校”系列访谈
——访纬五路二小校长成宝琴

“学习十八大精神

办人民满意学校”系列访谈

党旗下

精细成就卓越

本报记者 李 杨

一所学校要得到长足发展,获得社会认同,校长必须有明确的办学思想,有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在纬五路二小校长成宝琴的心中,办一所有思想的学校,就是她和同事们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

如何才能办一所卓越的学校,一所让家长认可、人民满意的学校?成宝琴认为,细节决定成败,精细成就卓越,只有做好教育的细节,才能创造优秀的业绩。尤其是在教育管理上,她强调教师心灵因细腻而伟大,教育因精细而精彩,要求教师用心做教育,精心去育人。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纬五路二小从细节着手,开展了“好习惯成就好人生”活动,每月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为了让好习惯的养成落实在每个孩子身上,该校还推出了以“牵手”为题的致家长一封信活动,并探索了“好习惯”的家校联动评价体系,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认可和大力支持。遵守时间、热爱劳动、乐于助人……拥有这些好习惯的孩子还有可能被评为“荣誉之星”,这让更多的孩子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成功,找到了展示自己的平台。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学校办学理念实现的重要途径。“只有充分发挥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让课堂焕发鲜活的生命力,才能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度生命历程的阵地。”据成宝琴介绍,纬五路二小一直坚持课堂改革与研究,逐渐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学科特点和教师个人风格的健康智慧课堂教学形态。健康的课堂要求教师在上课时重视知识、能力、人格三者的完美统一,又要求教师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而智慧课堂是教师对学生经验的激活的课堂,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碰撞、良性互动的课堂,是学生知识体验丰富增长的课堂。

“健康智慧的课堂上,教师巧妙地创设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课堂就像磁铁一样吸引人人参与、个个思考,开启思维之门。”成宝琴告诉记者。

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拉近学生和校长的距离,鼓励学生勇敢自信地表达,纬五路二小还于近期启动了“相约周末,与校长面对面”活动。当学生对学校的发展有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时,就可以把建议和想法写在纸上,投到德育处门口的箱子里。德育处老师每天定时开箱,按照先后顺序安排与校长面对面的人选。每个月的最后一周的周末,这些孩子就能和校长坐在一起,畅所欲言。

“我就是想通过这个活动,听听孩子们的心里话,从孩子的角度看一看学校和老师,听取孩子的合理建议,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与此同时,也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发展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成宝琴告诉记者。

幸福相伴 快乐前行

——访农科路小学校长张丽娟

本报记者 李 杨

在郑州繁华的街区,农科路小学犹如一块璞玉,温婉、低调,自然生发着温暖的光芒。在校长张丽娟的办公室,记者也感觉到了“家”一般亲切、和谐的感觉。张丽娟穿着朴素,温婉可亲。在她的办公桌上,除了成摞的文件教案,还有几个布艺发卡。

“这是我昨晚加班赶制的,现在孩子动手能力都不强,尤其是女孩子,对针线活都不了解,我试着做了几个布艺发卡,想在手工课上教给孩子们。”张丽娟笑着说,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每一个人都有一份“家”的温暖和责任,校长就是一个家长。孩子们不仅要学得轻松快乐,还要掌握一些生活技能,多方面发展才能健康成长。

“踏踏实实搞教学,实实在在对学生。”这是农科路小学的校训,也展现出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态度。农科路小学对孩子的成长关怀备至,对教师的发展更是用心良苦。据张丽娟介绍:除了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培训,学校还委托心理咨询培训的专业机构,通过涵盖家庭、工作、人际交往、情绪管理与减压等诸多方面的培训,开展游戏、互动、冥想等一系列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呵护教师健康成长。

踏入农科路小学校园,听到的居然是英语播报的课间铃声。原来,农科路小学从一年级至六年级,每周设置3或4个课时的英语课,并且定期组织英语角和英语社团活动,通过课程和活动两个平台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水平,为孩子们今后的学习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据介绍,该校于2009年被评为“全国英语教研示范校”,是目前为止河南省唯一一所获此荣誉称号的小学。

除此之外,农科路小学还是足球传统项目学校。一走进农科小的校园,就立马能感受到浓浓的足球氛围:红绿相间的足球场地,认真训练的足球队员,精彩激烈的足球比赛,还有快堆满一屋子的奖牌、奖杯……“我们和河南建业足球队建立了联系,作为球队的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他们定期派队员为我们讲课示范。当然,我们不要求孩子们在足球上有多大的造诣,只希望他们能爱好运动,强身健体。”张丽娟告诉记者。

学校在发展,师生在成长,农科路小学也在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农科路小学还经常举办跳蚤市场等一些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服务意识,对学生走进生活、学会生存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从优美的环境布局,到讲好每一节课;从扎实高效的课堂学习,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我们正在用一点一滴的行动影响着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幸福相伴,快乐成长。”张丽娟如是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