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新郑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郑市志(1986—2005)》
出版发行
建立回访制度 维护职工权益
郑韩故城遗址获国家
考古遗址公园立项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改革创新增活力
大学生村干部进村入户
宣讲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甘心吃亏为群众
myb3c104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改革创新增活力

本报记者 赵 地 通讯员 曹 静 张 勇

“在新时期的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中,唯有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才能增强动力、迸发活力。为此,我们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把改革创新作为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持续发展的助推器。”临近年终,记者在新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采访时,该中心负责人如是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新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牢牢把握改革创新这个主旋律,坚持稳中求进,在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水平、电子化招投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该中心在年初专门成立了改革创新学习小组,在完善定标办法、规范交易程序、创新监督模式、规范招标文件制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鉴于“采用经审核合理低价随机抽取办法”在破解投标单位围标、串标,节约财政资金,促进应急、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该中心对新郑市近几年建设工程类项目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在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在新郑市实行经审核合理低价随机办法的实施意见》及《新郑市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经审核合理低价随机抽取办法(试行)》,为该市建设工程拟采用经审核合理低价随机抽取法确定中标单位提供依据。

在该中心办事大厅,记者看到,各窗口工作人员紧张忙碌,对前来办事的人员热情周到、耐心细致。作为郑州市级文明单位,政府窗口单位,该中心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创新服务形式,着力提升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

该中心围绕交易活动全过程,把各项业务办理与“一诺三亮五比”(公开承诺,亮身份、亮职责、亮形象,比服务意识的提升、比重点工作落实、比工作质量的提高、比工作作风的转变、比工作措施的创新)活动相结合,推行“六心”工作法,即对前来办事的交易当事人热心,对咨询、建议、意见耐心,对政策理论和招投标业务学习用心,对工作的每道程序和环节细心,服务当事人贴心,承办交易业务有公心,在提升服务水平和效能的同时,也促进了工作开展。

对于干部队伍管理,该中心采取“四强化四增强”,即强化纪律意识,增强干部队伍执行力;强化学习意识,增强干部队伍战斗力;强化服务意识,增强干部队伍感召力;强化创新意识,增强干部队伍创造力。

同时,该中心把提高招投标活动公平性作为工作重点,把打击围标、串标,预防源头腐败作为工作重心,借助科技力量,创新性地开发了符合新郑市实际情况的“电子化招投标系统”。

自2012年9月份电子化招投标系统试运行以来,该中心在听取采购人、财政局、住建局等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随着系统的逐步成熟,今年6月份开始实施网络报名和现场报名同步运行,并对部分项目进行模拟试标,全程实战演练,让各方交易主体更加熟练地掌握了电子化招投标的操作步骤,取得良好的效果。自11月份起,该中心又对代理的政府采购项目取消现场报名,完全实行网上报名,这标志着新郑市电子化招投标又向前迈了一大步。截至目前,该中心在网上已受理业务470余宗,已实现项目注册、受理、审批,公告起草、审批、发布,招标文件制作、审批、备案,会员注册、网上报名等11个环节电子化操作、网络化运行。

除了改进硬件,该中心还加大力度,先后分7批组织了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招投标系统业务培训,有关行政事业单位、采购人代表、招标及政府采购代理机构、投标企业会员等400多名代表接受了操作培训,确保模块开发完成一项就能成功上线、成功应用,让交易各方看得懂、用得熟,有效保证电子化招投标实施效果。

站在新的起点上,新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用改革作为唤醒和激发工作的内生力量,把改革贯穿于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也唯有如此,才能够进一步净化招投标环境,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