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3版:综合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郑 磊 聂春洁 王 影 实习生 陈燕南 文/图 “如果您有困难,请告诉我,您将免费吃面一碗。”这是郑州一家爱心餐点的招牌。这个冬日,市民自发开始的免费爱心餐点开了一家又一家,他们为郑州的冬日添上一片暖色。 “免费午餐”打造爱心链 很多人都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可是绿城出现的温馨一幕正改变着人们的看法:在郑州纬五路经一路口一家诊所门口,只要你有需要,就可以带上餐具免费领取一份热腾腾的午餐。 原来,这是郑州公益人士向城市困难群体献出的一份爱心。 记者现场看到,这家诊所门前悬挂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免费午餐发放点”,不少人正自觉排队,等待领取午餐,其中不仅有环卫工、流浪乞讨人员,还有在附近医院陪病人的患者家属,而发放免费午餐人员都佩戴有“志愿者”袖章。 记者打探得知,该行动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PA河南校友会“公益基金”推出的公益项目,已经持续一个多月,每天有100多人从中受益。“其中有农民工兄弟,流浪乞讨的老人,以及确实有困难、无钱吃饭的人,都是我们帮助的对象。”免费午餐负责人周国平告诉记者,免费午餐经费由校友会的校友捐助,饭菜是从正规餐饮公司购买,市民可以放心食用,“免费午餐传播了公共精神,探索了一种全新的社会救助方式,我们会想方设法让爱心长期持续下去。” 志愿者打造“爱心粥屋” 每天清晨6点半,位于金水区黄家庵村的“爱心粥屋”,数十名环卫工和老人都能吃上一顿热乎的免费早餐,这让他们倍感温暖。 据了解,从去年11月10日起,郑州12名志愿者自掏腰包凑了7000多元钱,在黄家庵村租房开办了这家免费粥屋,每天有上百名环卫工、流浪者、老人等来此就餐。“爱心粥屋”营业时间是清晨6点半至7点半,“平时6张桌子都不够用,附近台阶上都坐满了人。”志愿者张崇华说,来此就餐者中,环卫工几乎占了九成,大家甚至笑言这里是环卫工的“免费食堂”。 粥屋发起人是62岁高龄的志愿者蒋爱荣。她告诉记者,12名志愿者都是中国志愿者协会的成员,“爱心粥屋”筹备所用的7000多元钱均来自志愿者捐献。粥屋开办至今,陆续有爱心人士前来捐款。蒋爱荣说,其中有个70多岁的老人路过粥屋,听说这里提供免费饭,眼泪都下来了,“他说自己年轻时穷,没少吃好心人的饭,说完让同行的女儿把身上的700元钱都捐了出来。” 爱心餐馆提供“免费餐” 不但让环卫工人和有困难的人休息喝茶,还顺便管饭,看到这样的消息,你是不是心头一暖?在咱郑州,就有不少这样的爱心餐馆让人“点赞”。 在玉凤路凤鸣路口,一家名叫“福元斋”的饭店很有爱心:饭店玻璃门上张贴着一张纸,上书“环卫工人歇脚点”。年仅22岁的饭店老板马腾腾告诉记者,当她看到一位上了年纪的环卫工大爷坚守岗位,老人自己带着水杯到饭店找水喝时,她被触动了,回家之后就发了微信,恳请政府和有条件的商家在严冬里为环卫工提供取暖场所和热水。第二天,她就开始行动,让员工专门印制了招贴,贴在饭店门上,免费让环卫工进来歇脚吃饭,“我希望社会上更多的商家能够伸出手,让环卫工能够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有个能歇脚、喝上热水的地方!” 无独有偶,在经八路纬一路附近也有一家爱心面馆,只要有困难,他们免费管饭。 “如果您有困难,请告诉我,您将免费吃面一碗。”这是记者在这家热干面饭馆门口看到的“告示”,不少路过的市民为其传递的正能量伸出大拇指。“俺就是想帮助有困难的人,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会一直做下去。”店主孙素英说,她之前看到媒体报道“全城吃面”,很多人都很受感动,碰巧自己要开面馆,且旁边就是一家医院,平常会有特别困难的人经过,所以就尽自己的力量帮一下。 “坚持了近半年了,今后还要把这种爱心活动继续下去。”孙素英说,一碗面值不了多少钱,但对有困难的人来说,一点善举可能就会温暖他们的心。 记者手记 微行动的大爱 郑 磊 这个冬天,因为“爱心餐”的出现,显得格外温暖。 每天准时为贫困群体送上热腾腾的爱心餐,对受救助的人来讲,不仅解决了他们暂时遇到的困难,更是给他们心中播下爱和温暖。爱心餐点,让郑州这个爱心城市的名字更加名副其实。 免费午餐费用从哪儿来?爱心餐会持续多久?郑州民间自发设立的爱心餐仍处于起步阶段,希望社会上更多的爱心人士参加进来,救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这个城市拒绝冷漠,拥抱温暖。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