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记者 李娜)从“冬季救助找民政”,到七个部门共同联动;从流浪乞讨人员要去救助站,到五个小组每晚巡查,主动寻找需要帮助的人;从救助只能依靠政府力量,到政府和社会联动,扩大救助面……今冬,一场“全覆盖、大救助”网络在我市无形中建起一道“温暖屏障”,为需要帮助的人遮风挡雨。 “今年,我们进一步拓展了救助范围,增加救助力量,丰富救助内容,努力构建‘一体三动’大救助体系,将流浪乞讨人员、低保对象、五保对象、受灾群众等困难群体救助一体安排,一并考虑,同时进行。”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说。 从一个部门救助到政府部门大联合,这是今冬救助工作的一大创新。我市形成了政府管牵头、民政部门管救助、公安部门管应急、卫生部门管急救、市政部门管场所、建设部门管工地、交通部门管运送、人社部门管零工的责权明确、齐抓共管的新机制。新机制不仅实现了职能部门的联动,而且实现了与现有城市管理体制的有机对接,将救助工作纳入郑州现行的网格化管理。 以往,冬季救助更多的是救助站一个系统的工作,今冬,我市编织大网,民政系统实现了大联动,成立了五个巡查组,分片包干,责任到组,对市区主干道、立交桥下等重点区域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查。同时建立了日报告、周研判和旬小结制度。市民政局下属的救助管理站、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医院等单位早在10月初,就已开始着手布置房间、安排床位和储备物资,确保被救助人员不挨饿、不受冻,还能够接受专业的救治。 与此同时,冬季救助还实现了政府和社会联动。郑州慈善总会投入近千万慈善资金,准备了充足的米、面、油、棉被等生活物资,组织了万名志愿者,开展“善行天下 暖冬行动”,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大病患者等各类弱势群体开展慰问和帮扶。众多社会组织也纷纷加入,二马路劳务市场“爱心共建站”悄然设立,“大爱中原”爱心联盟盛大启动,组织捐献棉衣棉被的机关单位更是多不胜数,郑州冬季救助的热情全面升温。 数字虽然枯燥,却是最具有说服力的:开展冬季救助以来,全市累计出动人员129968人次,车辆15561次,累计救助10952人次。 这一做法不仅有效地加强了冬季救助工作,更是被民政部领导批示,在全国民政系统内部参阅学习。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