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黄帝故里新郑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完善机制通力协作
确保华南城五一开业
建设航空经济强市成为最强音
新郑的明天,值得期待!
抢抓改革发展机遇 建设航空经济强市
新郑市委四届六次全会举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郑市委四届六次全会举行
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和郑州市有关会议精神,号召全市上下抢抓改革发展机遇,突出“三大主体”工作,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扎实过硬的工作作风,奋力开创航空经济强市建设新局面
昨日,新郑市委四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在炎黄文化中心举行。 本报记者 刘栓阳 摄

本报讯(记者 赵丹 高凯)昨日,中共新郑市第四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该市领导王广国、刘建武、王俊杰、李占龙、付桂荣、刘德金、李志强、汤晓义、苗瑞光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该市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出席会议。

全会深入学习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郑州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讨论了《中共新郑市委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共新郑市委2014年工作要点》、《中共新郑市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意见》、《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2014年度建设项目的情况说明》,表决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新郑市第四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决议》。

全会充分肯定新郑市委常委会2013年的工作。一致认为,去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郑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新郑市委常委会紧紧围绕航空港实验区功能配套服务区的战略定位,牢牢把握“强投资、夯基础、调结构、求提升”的总基调,坚持“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勇于创新、率先突破”的总要求,大力实施“双融入、双承接”发展战略,突出新型城镇化引领、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建设“三大主体”工作,全力打赢产区互动建设、龙湖商贸会展城建设、中心城区新区建设“三大战役”,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全会强调,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历史地位,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充分认识新一轮改革蕴涵的重大机遇和挑战,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目标、路线图、改革重点、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重大原则,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切实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结合实际,积极主动、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

全会指出,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郑州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抓改革、强投资、调结构、求提升”的总要求,深入实施“双融入、双承接”发展战略,更大力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更高层次增强产业竞争力,更优效率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更实举措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作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奋力开创航空经济强市建设新局面。

全会强调,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坚定“双融入、双承接”的战略导向不动摇,与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组团发展、一体发展、搭便车发展,把战略布局转化为战略优势;要把握态势、坚定信心,以更高、更快、更远的追求,加快发展、持续发展、跨越发展,把机场城市的特点放大为区域竞争的优点;要挖掘潜力、塑造品牌,坚持与航空港实验区规划同步、基础设施同建、产业体系同构,比效率、比环境、比成本,在生态环境方面打造新亮点,在文化旅游方面打造新看点,着力增强区域承载力、吸引力、影响力,使新郑成为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示范城市。坚持路径导向,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产城互动、科学有序”的原则,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规划来引领,科学划分市域内空间布局,科学把握城市组团的发展方向和节奏,形成规模适度、功能健全、分工合理、合作紧密、相互依赖、城乡和谐的组团城市。以产城互动、持续增长的实力来支撑,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民生优先、产城互动、城乡统筹”,持续壮大集体经济,扎实推进“四类社区”建设,真正让群众搬得进、不欠账、能就业、有保障。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手段来推进,创新资金多元筹措机制,以资本运作的市场化,带动资源整合的资本化,着力破解土地和资金瓶颈。坚持工作导向,打造新郑经济升级版。要处理好工业、农业和三产服务业的关系,处理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引进的关系,处理好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三力”型项目与中小型项目的关系,处理好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总量、运行质量和人均均量“三量齐升”。

(下转T3版)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