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郑·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冬季防火安全知识
相亲相爱一家人
张英喜:教人唱歌 传递快乐
新郑市委四届六次全会举行
年货市场渐升温
myb4120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相亲相爱一家人

本报记者 刘佳美

他逢人就夸:“俺家有个好媳妇,这是俺和老伴的福气!”

她总跟人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家可有两个宝!”

他叫牛国顺,年过花甲,家住新郑市丽水华庭小区。她叫张艳丽,新郑市黄水路小学教师,是牛国顺和老伴眼中“没得挑”的好媳妇,是丈夫心中善解人意、孝顺懂事的“贤内助”。

提及老牛家的儿媳妇,小区内一位大妈羡慕地说:“我最近一看见电视里的‘江木兰’,就想起老牛家的艳丽,你说人家老两口咋这么有福呢!”

大妈说的“江木兰”是最近热播电视剧《老有所依》中的角色,剧中折射出的赡养老人等社会问题引起不少人的反思,“江木兰”的体贴孝顺也打动了每位观众,成为大家公认的好媳妇。然而“江木兰”只是荧幕虚构的人物,但张艳丽有自己真实的人生。

十多年前,张艳丽从巩义嫁到新郑。自打进牛家起,她就把公婆当成亲生父母照看。早上,她坚持早起为公婆准备好早餐,再将家里卫生打扫一遍,为的是能让公婆多休息会儿;晚上,陪老人有说有笑地拉家常,让二老的精神世界从不空虚;周末,她常和爱人带着二老去周边县市的景点游玩,让老人开阔眼界。

“我这个媳妇比亲生儿子还要好。”说起张艳丽,婆婆李仙一脸的自豪,“平时在小区听说过别人家的媳妇和婆婆闹别扭。可这事绝对不会出现在我们家。”李阿姨告诉记者,儿媳妇嫁过来十来年了,从没跟家人红过一次脸,没说过一句难听话。

“儿媳妇又给你买新衣裳啦”,这是邻居经常对李阿姨说的话。李阿姨说,虽然儿媳妇的工资不高,可对自己和老伴特别舍得花钱。就拿穿的来说,从几元钱的袜子到几千元的皮衣,两人里里外外的衣服、鞋子都是张艳丽置办的。“成天穿着艳丽给我买的衣服在小区里逛,邻居们都很羡慕,大家说我是越活越年轻了。”李阿姨开心地说。

几年前,张艳丽的公公因为股骨头坏死在郑州住院治疗,工作繁忙的张艳丽无法做到两头兼顾,只能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再到郑州照顾公公,就这么天天来回奔波着。有一次,医生告诉她,所需的一种药引子只能在乡镇药店才能找到,张艳丽二话没说,连着几天骑车跑遍了周边所有乡镇。皇天不负有心人,当她把买来的药交给医生时,医生对她婆婆说:“您这个闺女可真孝顺!”婆婆看着奔波了几天、脸色苍白的儿媳妇,心疼地说:“是,是俺闺女,俺的孝顺闺女!”

长期的朝夕相处,让张艳丽和公婆越走越近,而二老也在心理上越来越依赖媳妇。张艳丽曾因为长期劳累,在一次带着婆婆洗澡时,没有任何征兆地昏倒在浴池内,这一下吓坏了婆婆。“当时我是真怕啊,这么好一个媳妇,要是有个好歹,我们一家人都活不成啊!”虽然事情已经过去许久,但提及当时的情景,李阿姨仍泪如泉涌。

看着病床上疼得直哭的儿媳妇,帮不上忙的婆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发动亲戚四处求医,自己每天出门到处寻求偏方。牛国顺和老伴当时的决定是“就是卖房、贷款也要把儿媳妇的病治好”。最终经过一家人的共同努力,张艳丽恢复了健康,全家人的心也更加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如今,没有别家那本“难念的经”,也从没有家庭纷争的牛国顺老两口,一天到晚精神矍铄,每天就盼着儿媳妇回家拉拉家常。张艳丽则是一如既往地下了班就往家跑。面对同事的不解,她的回答总是一样:“哪儿都没有家好,我也离不开家里那‘二宝’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