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加快产业集聚 迎来发展聚变
学习贯彻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
真正把长效机制融入工作实践
手机壳能当交通卡
鲜奶吧未必喝上“放心奶”
推进城镇化建设应首先抓好总体规划布局
三九天冰棍儿火
2014,网络能带给我们啥惊喜?
四川卫视新疆兵团卫视吃“罚单”
“国考”职位尚有调剂机会
去年逾3万人
违反八项规定被处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鲜奶吧未必喝上“放心奶”
业内人士曝部分门店暗藏质量隐患

据新华社济南1月8日电 如今,“鲜奶吧”在我国一些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因主打“鲜奶直供”“营养健康”,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然而,记者近日采访时发现,由于存在奶源不明、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多头监管等问题,部分“鲜奶吧”仍暗藏乳制品安全隐患。

在江西省南昌市外国语学校附近,有一家“365鲜奶吧”,门口写着“牛奶要喝新鲜的,酸奶要吃现酿的”等广告语,每天都有不少消费者在那里购买鲜牛奶和酸奶。

虽然“鲜奶吧”主打“健康牌”,但不少业内人士反映,由于部分“鲜奶吧”存在奶源不明、从业人员缺乏乳制品专业制作知识、多头监管等问题,“鲜奶吧”中仍然暗藏乳制品安全隐患。

山东省畜牧兽医信息中心统计科副科长胡智胜认为,“鲜奶吧”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事物,尚未形成统一的经营规范。少数“鲜奶吧”经营者为追求个人利益,使用来源不明、不固定的生鲜乳为原料,导致出售的乳制品质量难以控制,为安全埋下隐患。

从业人员缺乏乳制品专业知识也是一大隐患。山东省畜牧协会奶业分会秘书长张志民告诉记者,部分“鲜奶吧”从业人员缺乏食品安全和乳制品制作专业知识,制作工艺、操作方法有待规范。比如,有些“鲜奶吧”仅使用几千元的蒸箱消毒器,不能十分准确地控制消毒蒸煮的时间,存在一定隐患。

此外,“鲜奶吧”多头监管在我国一些城市普遍存在。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认为,由于畜牧部门管奶源,工商管理部门管开店,卫生防疫部门管日常检查,各部门“只管一头”,缺乏全局统筹协作,导致监管难以“全覆盖”,一些不法商贩仍在开门迎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