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方面 4下一版
新郑:努力建设航空经济强市
今起全市开查
安全生产隐患
招商引资签下新年第一单
中招考生网上
信息采集开始
去年50家市场迁出城
1亿引导资金已经下拨
我市部署进一步推进
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
赶年货大集
郑州: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城市之一
抓改革 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中小学幼儿园学位一年增7万个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城市之一
受理五万余项无一超时

本报讯(记者 张乔普 刘伟平)在刚刚闭幕的市委十届六次全会上,市领导在工作报告中宣布:“郑州是国内审批事项最少城市之一。”

掷地有声的话语,源于扎实有效的工作。

去年7月12日,我市启动第十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仅3个月时间,改革就进入实质性阶段:全市审批事项由363项削减至141项,削减了64.2%;审批环节由937个压缩至390个,压缩61.2%;办结时限全部控制在7天以内,缩减79.5%。

5万余事项无一超时

新制度试运行期间共受理审批事项5万多项,没有一件出现超时办结、层层审批等不良现象。

走进市环保局办公大楼,右侧一个接待办事人员的柜台非常显眼。“办事人有什么需要,值班人员会告知其具体办事流程。”环保局负责人介绍说,经过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环保局原有的9项行政审批事项仅保留了4项,总的审批时间由原来的138天压缩为现在的14天,办结时限由原来最长的60天压缩为现在的6天以内。

这只是我市第十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个缩影。

2013年10月29日,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第十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开始全面试运行新的审批机制和审批事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重心由“审批改革”转向了“审批管理”。

随着“受理、审核、办结”三个审批环节、“1、3、7”工作日办结等机制的严格落实,各审批职能部门大力推行内部联审联批,明确行政审批分管领导或首席代表。12月份,通过全市电子监察系统监测,全市40个保留审批职能的部门累计受理业务49114项,未发现有超时办结、层层审批现象。1个工作日内办结37980项,占77.3%;在承诺期限内提前办结34902项,占71.1%。

“群众花最少的时间、进最少的门办完审批事项的改革预期目标基本实现。”市纪委监察局副局长、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留宪表示。

试运行的成果远不止这些。

去年12月3日,建设项目和企业登记并联审批综合窗口挂牌运行,并联审批牵头部门正式进驻窗口,实兵演练中磨合机制、机制磨合中完善程序、程序完善中改进系统,经过对37个项目的试运行,目前综合窗口已基本实现审批部门之间信息互通、环节对接、链条契合,并联审批规范化和制度化运行已经具备条件。

四方面工作促成效提升

根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今年元旦开始,新的审批机制和审批事项开始全面运行。“1+9+8”工作机制为总领的四方面工作,将全力推动改革工作持续深化,实现改革成效持续提升。

正式启动“六位一体”监督机制,把明察暗访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群众代表、基层网格长的监督有效结合,监督检查结果作为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的加减分因素,结合电子监察系统的“日清周结月通报季公示”平台,自动生成绩效结果,对各单位进行实时排名。

我市还将严把并联审批出入关口,重点落实好联审联批会议等工作机制,保障并联审批机制高效顺畅运行。并联审批机制也进入正式运行阶段。综合窗口或牵头部门只要向各单位转交材料,电子监察系统就视为单位已经受理,将自动开始计时,逾期就会自动发出黄牌或者红牌警告。

在今年的工作中,我市还将重点抓好审批事项、审批大厅和审批人员的监督管理,推进审改管理、窗口建设、效能监察的“三位一体”。

同时,我市将有序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改革。今年3月底前,将研究制定全市“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方案,全面开展市级审批部门审批职能的调整和归并,6月底前改革到位。

我市将加快市级集中审批服务大厅建设,借鉴国内先进地区办事大厅的规划设计,合力规划新大厅的功能分区,加快规划设计和整修工作进度,力争在“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完成后早日投入使用。

这是一场转变政府职能的自我革命,更是一项为民惠民利民的民生民计工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