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郑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份温暖的“民生答卷”
项目建设再掀热潮
惠农政策托起农民致富梦
新郑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
收听收看省委农村
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上级关注
在“三化”协调发展中砥砺前行
czhb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在“三化”协调发展中砥砺前行
——新郑市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赵聪聪

步履匆匆,时间的脚步已跨入了2014年,又到了盘点一年、回顾总结的时候。

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形势和异常繁重的发展任务,新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强投资、夯基础、调结构、求提升”总基调,大力实施“双融入、双承接”发展战略,持续抓好“三大主体”工作,全力打赢“三大战役”,克难攻坚,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良好态势。

这一年,大事喜事多多。该市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总体评价位居全省108个县(市)首位,成功跻身全国财政收入百强县市,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分别升至第49位和61位。特别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得到国务院的正式批复,给新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各项经济指标较快增长

2013年,新郑市把产区互动、龙湖商贸会展城、中心城区新区建设“三大战役”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集中力量,强力攻坚,“三大战役”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带动了全市各项经济指标的大幅提升。

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5亿元,增长10%,一、二、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3.6︰69.7︰26.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03亿元,增长41%;其中,税收27.6亿元,增长56%,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达72.6%,较上年提高 6.9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税收总量位居全省县市首位,财政运行质量大幅提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0.8亿元,增长26%,强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3亿元,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1亿元,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16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14510元,同比增长12.5%。

新型城镇化开启美好生活

伴随着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步伐,新郑市的新型城镇化也在阔步前行。

围绕“让群众搬得进、不欠账、能就业、有保障”的目标,以“美好家园新型示范社区”建设为抓手,切实算好土地指标、农民利益、资金运作、就业岗位、粮食生态、社会保障 “六本账”,通过比资产、比收入、比配套、比就业、比保障、比管理,带动居住向镇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促进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走出了一条“产业为基、就业为本、民生优先、产区互动、城乡统筹”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完备的配套功能,强大的承载能力,和谐宜居的环境……在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下,全年新开工道路66条、新建成236.6公里,规划“九纵十横”城乡路网1551公里已建成1279公里;完成了轩辕湖湿地文化园提升、灯光亮化和8个街头游园升级改造;新建3个污水处理厂,市域污水基本达到“全收集、全处理”;中心城区和龙湖、郭店等6个乡镇实现天然气入社区,新建的21个新型社区实现了集中供水。

“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新郑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在把“美好家园”由梦想变为现实。

现代产业体系日臻完善

从落地到开工奠基,从招商开盘到即将试运营,总投资150亿元的郑州华南城落地新郑以来,不仅改变了新郑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格局,也不断吸引着业界投资人士的眼球。而华南城铿锵有力的发展,正是得益于新郑市对“三主三辅”产业的培育发展。

在商贸物流业方面,该市规划建设了25平方公里“一中心四园区”的龙湖商贸会展城,着力打造“国际领先、全国一流”的商贸物流基地。目前,华南城项目开工建设26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78亿元,封顶120万平方米,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与泉州商会、浙商联合会签署了整体进驻合同;总投资超600亿元的华商汇、总投资15亿元的郑州乾龙物流园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在食品烟草业方面,加快推进中储粮、好想你等现有食品企业的改扩建,华润雪花啤酒、光明乳业等重点项目实现了开工建设,着力打造全省最大的食品烟草基地。预计全年食品烟草业实现主要工业增加值105.2亿元。

在生物医药业方面,开工建设了润弘制药工业园、新众康医药等项目,并加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建设,着力打造省级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预计全年生物医药业实现主要工业增加值46.3亿元。

(下转T4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