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不问爸妈问百度”
割裂人际交流
硕士城管去留
思考应大于争议
将私人会所逐出公园,别忘追责
坚决遏制官小权大的
苍蝇式腐败
调查不一致
不应影响反思火灾
打击骗销不能手软
稳不住
向社会购买服务,奠基政府减负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硕士城管去留
思考应大于争议

常州及下辖县级市城管局参照公务员管理办法考试录用城管,始于2003年。截至2012年,常州一线城管队员中有12人拥有硕士学历,但目前只剩下一人。(1月15日《人民日报》)

10年招录12名硕士生,一线岗位只有1人留守,有的参加公务员考试离开了城管系统,有的被别的事业单位录取,有的暂时借调在外,有的已经转为管理岗位或内勤岗位。像当初硕士当城管一样引起争议,硕士城管离开执法一线,同样也引起了争议。

硕士城管为啥逃离一线?仅凭这几句简单的文字,很容易让人产生如下猜想:这些高学历的硕士生是看重了事业编制才考进来的,他们其实看不上这个岗位,这就是一个进入体制内的“敲门砖”或“跳板”,拿到编制后,便转向管理岗位;他们吃不了苦,“水土不服”,进来后才发现并不适合这份工作,于是就有了更高的追求。

这两种猜想在常州硕士城管的去留问题上,并不是毫无根据。仅剩下的一人也坦承,当初就是因为这个岗位是事业编制才考的。虽然有了编制,但每天面对的是乱占马路的小摊贩、搭建违章建筑的小市民、乱排乱放的小饭店,看到的是脏乱差,听到的是骂人话,甚至还遭受防不胜防的暴力。在他们看来,最让他们难受的还是人们对城管的不理解。

城管执法工作的现状,很多人有目共睹,硕士城管去留的结果,可能也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有争议,也有旁观,但还应当有所思考。我们到底是侧重于个人角度评价这是一种个人理性选择,还是侧重于社会角度思考为什么一线留不住高学历人才?是政策设计的问题,还是执法环境的问题?显然,侧重于个人理性选择,是远远不及社会性思考能够大大推动一个职业乃至社会的进步的。

借此,我们应该适当改变一下思维方式。各行各业的一线工作不是一定不能和高学历人才联系在一起,不能总持有“人才浪费”、“大材小用”的固有观念。同样,高学历人才不是非要和一线工作绑定一生才算是最大地尊重初衷,社会要允许他们成长进步,给他们创造发展上升空间,鼓励他们在营造更好的执业环境上做出最大的努力,这才是对一份职业的真诚热爱和忠实坚守。

在城市管理日益需要科学化的大背景下,很多职务的高学历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城管这个复杂岗位也不例外。事实证明,高学历人才进入城管队伍,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大多数队员提高执法水平,对一些老大难问题,他们也的确比一般城管队员思考得更多。就像他们自己已经意识到的那样,城管需要有更高素质更高学历的人来参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与此同时,我们的社会管理者对一些问题是否也有了新的发现和意识呢? 宋 华

硕士城管去留

思考应大于争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