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中牟农民过上城里人生活
上月65城房价上涨
郑州环比涨幅最小
逾三亿力挺工业稳增长调结构
地铁列车的“休息时间”
郑州首家跨境电商平台上线
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
举行第二次大会
产业集聚“区动”
河南走向新一轮“聚”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产业集聚“区动”
河南走向新一轮“聚”变

产业集聚“区动”

河南走向新一轮“聚”变

人民日报记者 龚金星 曲昌荣 王汉超

编者按: 1月17日,《 人民日报 》刊发“产业集聚‘区动’ 河南走向新一轮‘聚’变”长篇通讯,全面展示了我省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新进展新成就,本报今日予以转载。

核心提示

在世界经济版图上,大量的产业集群形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经济马赛克”,世界财富大都在这些区域创造。如今,在中国中原经济区的新版图上,依托一个个产业集聚区形成的产业集群正在拔节速长、生机勃发——这里既是先进产业集中区、现代化城市功能区和科学发展示范区,也是改革创新试验区。

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推进,作为河南省探索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突破口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开始在河南省经济社会爬坡过坎、转型攻坚中发力。180块充满活力、魅力和引力的产业集聚区,星罗棋布在古老而又全新的中原,集聚着建设富强河南,推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核心力量。

这里正在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力支撑,深刻地改变河南,带动中原转型发展走向新一轮“聚”变。

支撑河南“半壁江山”——

产业集聚区成投资增长“集聚地”

产业为什么要集聚发展?因为其最大的好处是获得规模效益,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

今年以来,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出现的一个现象,一度让该集聚区管委会纪检书记李巍巍感到费解。

华冠养元新上二期投产运行,联泰又开始建设12条最新的生产线……各家企业竞相扩大投资,来拉产品的车排起了长龙。李巍巍问:既然销售形势这么好,当初为何不把生产规模搞大些?

李巍巍问得真诚,企业老总也答得实在:当初在这儿投资建厂是想试试看,哪知道投产后会这么赚钱,不追加投资行吗?

资本总是涌向活力“高地”。尽管河南始建产业集聚区是因国际金融危机、区域竞争加剧和自身结构性矛盾等“倒逼”而成,但与早期沿海地区无意识、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发展不同,河南更将其作为转型发展的新载体和突破口。勇于改革,大胆创新,探索出了“一举求多效”“一发动全身”“一优带百通”以及“三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等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谋定而后动,厚积而薄发,使产业集聚区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产业集聚区应运而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四年前,金融危机对传统工业大省影响深重。河南以高消耗、高消费的传统工业为代表的粗放式发展路子已经走不通。要实现从传统工业到现代工业的跨越,新兴工业大省发展之路必须走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谷建全回忆,2008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产业集聚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0年,又把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河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抓手,全面启动了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在全省312家工业园区的基础上,遴选出180个产业集聚区进行规划。仅仅四年时间,产业集聚区已成为河南未来经济发展名副其实的“发动机”。 去年前10个月,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10131亿元,同比增长28.5%,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50.4%;实际利用外资60.49亿美元,同比增长29.6%,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的55.6%。“现在,产业集聚区占据了产业投资的‘半壁江山’,代表着河南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更是河南经济未来的增长引擎。”谷建全说。

投资必然要求回报,投资的流向是投资环境的晴雨表。孟州市委书记魏超杰感慨地说,孟州是个人口只有30多万的内陆县级市,但是仅去年以来,就新引进市外项目14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3个。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坚持转变政府职能,用硬手腕打造软环境,把软环境打造成硬资源。

“产业集聚区已成为全省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的增长极,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农民转移就业的主阵地,改革创新的示范区。”在河南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说。

事实上,产业集聚区四年发展,昭示了一个事实:集纳了产业基础要素、产业链发展环境的产业集聚平台,正成为河南对接全球产业、沿海经济转移的最具吸引力的舞台。 (下转四版)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