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上一版3
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有效途径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有效途径
广场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环保志愿者到湿地公园对市民进行环保宣传。
→职能部门把服务台设到广场,方便社区居民反映问题。
网格人员帮助村民搬家。

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董艳竹 文 丁友明 马 健 图

核心提示

我市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两年多以来,收效显著,不仅让群众深刻了解了我市以网格为载体“坚持依靠群众推动工作落实”长效机制的深刻内涵,更让群众进一步感受到各级下沉人员、网格长的工作使命、责任、艰辛和努力,充分发挥了基层组织服务民生、促进和谐、扩大民主、推动发展的作用。

网格化管理同信息化管理“无缝对接”

我市实施网格化管理,关键和亮点之处在于实现了网格化管理同信息化管理的“无缝对接”,使得社区管理信息化应用系统不仅成为社区的“信息工厂”,还成为社区管理人员的“办公乐园”。

网格化管理同信息化管理“无缝对接”,构建平台问题“集结站”。通过制定社会公共信息平台应用规范及流程,从信息来源、信息采集主体、信息采集要素等方面,建立信息平台运行机制,提升信息平台采集信息、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效果,使平台运行做到有法可依、多级职责明晰。如机制的第一个环节——信息来源,明确规定网格人员、职能部门下沉人员排查发现的问题、媒体曝光的问题、群众投诉的问题、市长热线(区长信箱)等以及心通桥、两办督查发现的问题,都要由各单位各部门登录社管平台,通过平台裁决、交办、解决,使平台成为各种社会管理问题的“集结站”。

网格化管理同信息化管理“无缝对接”,打造平台问题“裁决站”。县(市)区级平台是协调指挥的“中枢神经”,起着承上启下、上报下达的作用。为做到“台上台下”两手抓,既抓好“台上”社管平台的规范运行,又抓好“台下”联席会议、联合执法工作,各县(市)区针对多部门交叉管理、职责界定不清、重点难点问题,由县(市)区级平台受理中心组织召开职能部门、乡(镇)办、(村)社区联席会议,分析研判,并进行裁决交办,变“无主”为“有主”,提高网格化管理水平。

网格化管理同信息化管理“无缝对接”,成为解决问题的“终点站”。各县(市)区重视网格化管理督查问责工作,通过督查问责推动网格化管理各项工作有效展开。推行“双向督查”:向督查单位下达通知书同时,向单位党政正职下达督办通知,强化督查力度。实行“两位一体”的督查模式和“日督查”制度:为促进问题快速解决,督办事项每天建立“日清”台账,未能按时办结的进行全程跟踪,并说明理由。以二七区为例,2013年,全区共责任追究25人,其中严重警告1人,诫勉谈话4人,通报批评10人,责令作出书面检查10人,实现了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基层问题第一时间“入网”解决

网格化管理可以使各职能部门合理整合资源,网上望闻问切、联合坐诊、对症下药,让问题第一时间在“网上”得以解决。

结合一级网格管理范围大、网格人员少、一人多格,工作量大的实际,为确保发现的问题能及时解决,各县(市)区探索各种解决之道,推动网格化管理进程。

荥阳市在王村镇试点实行蓝黄橙红“四级预警”机制,结合网格问题多少、影响范围大小,对网格实行差异化管理,集中人财物对重点网格进行重点管理。通过“四级预警”机制,高村非法采砂,豫龙镇、乔楼镇非法建设蔓延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荥阳市质监局积极完善蓝黄橙红“四级预警”机制。当局网格办接到问题时,将根据问题性质直接定性预警级别,并下达指令书至职能科室,职能科室负责人要签字,通过局建立的四级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及手机短信通知局相关下沉人员和职能科室,提醒和督促下沉人员及职能科室及时跟进,确保问题限期内得到妥善解决。截至目前,通过该局网格人员下沉巡查发现和乡镇三级网格反馈,以及举报投诉的各类问题共计166个,解决162个,办结率97%。

此外,为彻底解决案件交办难和部门推诿扯皮的问题,各县(市)区明确细化部门职责分工,严格规范平台操作流程。在此基础上,依托网格化信息平台,开展“三非”问题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对所有排查问题全部实现平台上报和流转,有力推动网格化工作的深入开展。2013年以来,金水区基层网格上报区级平台的问题达4472件。其中,社情类信息282件,已办结210件,办结率75%;台账类问题4190件(多数属“三非”问题),已办结1337件,办结率32%。金水区通过平台上报市级平台的问题共605件,均为台账类问题,已办结573件,办结率95%。

科技智能提升网格管理效能

自2012年实施网格化管理以来,金水区经八路办事处辖区面貌焕然一新。2013年3月,为进一步增强网格巡查力度,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经八路街道办购置3辆网格化巡查车,并开始组建“问题受理大平台”。

网格化管理智能巡查车采取电力能源,低碳环保。车型轻巧灵便,能够穿梭于狭小街道和居民楼院。同时,该车能够有效应对复杂路况及雨雪、大风等极端天气,保障巡查工作全天候,不间断。巡查车上的360度摄像头可对巡查沿线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配备的GPS定位系统以及语音对讲系统,可对巡查到的问题在第一时间与“问题受理大平台”进行联系,平台将根据问题判断其所属责任单位,并及时与相应的职能部门联系,极大地发挥了网格化平台的指挥作用,有利于调动各方面职能部门力量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有效处置。

网格化巡查车的添置和“问题受理大平台”的构建,促使网格化管理巡查机制向常态管理转变。街道活用科学技术这一有利抓手,有效地充实了网格化管理的巡查力量,将人防、物防、技防、联防有机结合,提高了网格巡查的工作效率,充分合理调动了各种网格协管力量使用,扩大了网格化管理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全面促进了网格化管理工作水平提升。

身边的网格长

司建秋

二七区建中街街道东福民社区三级网格长

办公室从室内挪到了室外

提起二七区建中街街道东福民社区三级网格长司建秋,辖区居民、商户、街道领导同声赞:非常勤奋、踏实。

司建秋说:“自从当了网格长,我的办公室就由室内变成了室外。”她一会儿拿起社管通手机拍照,一会儿打开民情日记本作记录,一会儿将便民服务卡发给居民,忙得不亦乐乎。每天8时30分,司建秋准时从办公室出发,手拿网格化管理工作台账、民情日记本等“四大件”,到自己的“责任田”巡查、走访,发现问题,能解决的迅速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她腿勤得很,是我店里的常客,除了检查证件,还让我给她提建议。”辖区商户刘开瑞说。

司建秋对辖区居民的想法、需求、问题掌握得一清二楚,开展工作得心应手。

荆奎

中原区西流湖街道办铁炉村三级网格长

排查隐患成每天“必修课”

2013年严冬的一天下午,郊外寒风刺骨,中原区西流湖街道办铁炉村三级网格长荆奎穿梭于铁炉村周边的一个又一个厂房之间。

“每月工资发多少,什么时候发?有没有欠薪?”问得仔细,记得清楚,他甚至连所到企业的职工人数都记得很准。

铁炉村大大小小有112家企业,荆奎一家一家走了个遍。西四环以西就是纺织企业集聚地,以东遍布着机械制造、商砼、门窗制作等小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成了荆奎每天的“必修课”。每天9时,荆奎便开始在网格内巡视和入户,晚上利用下班时间整理笔记,自己制作成问题统计表,以便在以后巡查中留意。时间久了,便成了企业老板和员工的熟人。

胡家昱

经八路办事处三级网格长

“亲情”让我更有干劲

自担任经八路办事处三级网格长以来,胡家昱在与群众“打交道”过程中自创“四式”:苦口婆心劝说式、声东击西游击式、充当保镖护送式和发动群众协助式。

对于发动群众,小胡颇有感触:“当这个网格长,我曾因百姓的误解而受过委屈,但是当我真正为他们办实事的时候,他们会发自内心感激,现在,他们会主动把我没发现的问题告知我,帮我擦掉小广告,帮忙摆放乱停乱放的自行车,主动跟我唠唠家长里短,这份亲情和温暖让我更有干劲儿。”

高俊乾

梨河镇高班庄村三级网格长

体会到什么是责任和奉献

“干净整洁的道路,大家走着也舒服嘛!”新郑市梨河镇高班庄村三级网格长高俊乾和保洁员张二平一边聊,一边帮着扫地、倒垃圾。每天早上,他都先要把村里的卫生巡查一遍,然后就在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上开始全天的工作。

从2012年3月开始,新郑市梨河镇作为郑州市“坚持依靠群众、推动工作落实”的先试先行者,“网格化”管理已深入人心,“网格长”们也不负众望,从柴米油盐到就业医保,从“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到“看得到也管得了”,他们查矛盾于未发、止冲突于未起。

高俊乾的体会是:“承担了网格管理员的任务,才体会到什么是责任和奉献。”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