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诗人丘特切夫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用理性不能理解俄罗斯,用通常的标准无法衡量它,在它那里存在着特殊的东西。”
的确,当索契张开双臂迎接四海宾朋时,当俄罗斯借冬奥舞台向世界展示国家民族形象时,人们的感受复杂、厚重、多样,难以用简单的词汇表达。
一方面,是俄罗斯人仅用7年时间就平地起高楼,把一个30多万人口的小城打造成奥运之都的伟大奇迹;俄罗斯人用他们悠久的历史和丰厚文化艺术底蕴为世界奉献了一场美轮美奂的开幕式盛典,令世人叹为观止;在场馆建设、城市规划、火炬、吉祥物的设计,旗帜、宣传画、志愿者服装等诸多方面都展现了相当的艺术创造力,甚至连组委会为记者准备的小礼物——媒体包都设计得漂亮迷人,无论色彩、图案、造型,处处体现了俄罗斯人的艺术才华。许多采访过数届奥运会的记者都惊呼,这是他们收到的最好看的媒体包;更不消说俄罗斯花样滑冰俊男靓女在冰场上如梦如幻的表演,无时无刻不在彰显着俄罗斯人与生俱来的艺术感悟和表现力。
另一方面,索契冬奥会的组织接待工作确实在很多细节上存在一些不足。包括一些西方媒体吐槽的冬奥会火炬在传递过程中熄灭了44次,索契到处都充斥着建筑垃圾和尚未完工的建筑,奥运公园随处可见散乱的电线和没有填埋的孔洞等,最著名的恐怕要属开幕式上那朵因故障而没有打开的雪花……抛开有些西媒带着有色眼光看待俄罗斯,有意夸大索契组织工作的问题,有些细节上俄罗斯人确实做得有瑕疵。我们下榻的媒体村有的卫生间没有浴帘,有的甚至没有窗帘,缺个灯泡少个毛巾那是经常的事。有记者打趣道:“早知应该带个改锥和钳子来,随时有地方要用啊……”
但是,如果你因这些细节上的小小纰漏就质疑俄罗斯人的组织接待能力,就大错特错了。无论如何,冬奥会顺利开幕,冰上雪上各项赛事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奥运村、媒体村的设施和服务每天都在改善中。虽偶有瑕疵,但瑕不掩瑜,冬奥会总体运转正常,比赛渐入佳境。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