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郑春节民间文艺汇演精彩纷呈
中牟元宵民间文艺大赛魅力无穷
中医之源岐伯山
荥阳举行
2014春季招聘会
巩义589名特困职工领救助金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惠及荥阳7个村
巩义春节保电实现“三零”目标
军地共建应急救援连队
登封村医获评“最美乡村医生”
中牟国税收入首月“开门红”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医之源岐伯山
岐伯冢就在距离方沟村不远的一处山冈上。

本报记者 张 立 文/图

五千年前,黄帝的老师岐伯在这里采药种药,治病救人,奠定中医药理论基础。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仰仗此医学理论祛除瘟疫病魔,养生修身。这里就是岐伯山所在地——新密市苟堂镇方沟村。如今,这里的居民依然沿用着中医治病的传统,在秀美的山水中,安详宁静地生活着。

张丙章就是方沟村人,自幼学医的他虽然没有做医生,却对这里的岐黄文化颇有研究。“黄帝当年与蚩尤作战,九战九败,从今新密刘寨镇的黄帝宫迁居方沟村,在此拜岐伯为师,岐伯用其精湛的医术,帮助黄帝的部队治病疗伤,驱散瘟疫,使黄帝的部队逐渐强大,最终战败蚩尤,统一中原。”张丙章说,苟堂镇南部岐伯山多个村庄存在众多岐黄文化遗存,其核心就是现在的方沟村。村子名为方沟,却无一户方姓居民,或许村庄得名与中医药中的“药方”有关。

据传,当年黄帝听说岐伯为这里神医,请来宫中,此时岐伯年近170岁,鹤发童颜,身轻如飞。黄帝问之,有何养生之道?岐伯回答:饥食山果,渴饮山泉,尝百草,识百木,居山崖石洞,研制草药治病之方,丸、膏、散、汤齐全,自饮自验,故能返老还童。于是,黄帝与他谈医论道,后成中医经典《黄帝内经》。

如今的方沟村是一个1000多口人的行政村,村子就在岐伯山下,沿着山沟顺势排开,树木掩映下,一处处村舍若隐若现。村口的岐伯泉更是神奇,相传宋朝时期,中原流行一种脸部皮肤病,奇痒难忍,很难痊愈,一位叫王山的书生来这里的岐伯庙求方医病,得知岐伯泉水可治百病,于是将水带回,给生疮的病人洗用,果然治好了他们的怪病。如今,附近村民仍在夏季用岐伯泉水沐浴,以此防病。2009年,省地质监测中心对其水质化验,发现其中富含矿物质硒,具有抗癌作用。

距离村庄不远的一处山冈上,石块砌成的圆形石墙圈出一座坟冢,冢前碑刻岐伯冢,墓碑前熄灭不久的香灰依稀可见,附近村民依然保持着来此祈求健康的习俗。方沟村所在的岐伯山上,漫山遍野的野生中药材元胡、葛根、白芷、山药、牛膝等近百种,多年来,上山采药是村民们主要的谋生手段,近年来有不少村民开始在山冈上种植中药材。张丙章就在这里承包了几十亩地,他打算规模种植连翘。

在岐伯山上,岩画是又一处神奇所在。张丙章带领记者来到一块巨型山石前,隐约可见岩石上有人工穿凿的痕迹。“这就是岐伯山上现今唯一的省级文物——岩画。”经专家研究认定,这里的数十处岩画形成于距今4000多年前甚至更早,这一时期,我们的祖先黄帝就在此活动。有专家评价:这里的岩画就是古人类巨大的三峡工程,堪称世界奇迹。

关于黄帝的传说,附近村民更是家喻户晓。相传黄帝从黄帝宫西行至此,所带的家眷中,有两名贵妃感觉旅途劳累,感觉此处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于是决定不再西行,留下养老,便留下了养老湾的地名。如今的养老湾,已从方沟村中分出,成为另一行政村,村庄三面环山,山清水秀,每逢旅游旺季,众多游客来此享受美景。

刘群就是附近的一家卫生所的中医,土生土长的他行医数十年。他说:“如今附近村民有慢性病,还习惯看中医。”为了发展岐黄文化,新密市在该市各乡村卫生所配备中医大夫,设置中药药箱。随着近年来养生产业的迅速崛起,中医越来越受到重视,新密市此举也是顺势而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