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把“三公”经费纳入绩效评价
说易行难
卖奖牌
“行政审批长征图”
呼吁改革“精细化”
荒唐婚姻背后的养老真问题
为“雪前送炭”叫好!
烈士公园的木头
岂能承受爱情之重
“盖茨捡钱”
折射的价值观
惠民生谋发展要有久久为功的韧劲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把“三公”经费纳入绩效评价
说易行难

把“三公”经费纳入绩效评价

说易行难

广州市财政局负责人最近提出,将把备受社会关注的“三公”经费纳入绩效评价范畴,并表示先对因公出国的费用作出评价,目前正在制定相关的评估和管理办法。

所谓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就是对政府的财政投入是否满足效率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的要求做出评估:效率性讲的是怎样让一定的投入有更高的产出;有效性讲的是事情办得怎么样,因为即使你花的钱比较少,比较精打细算,可是事情没有办好,绩效也不能算好;经济性则指是否满足成本效益原则,侧重考察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是否能够遵从节约原则。

上述三“性”构成了一个绩效评价体系,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绩效评价工作开展非常不容易:例如,绩效评价是目标导向,那么如何衡量一个被评价项目的目标是否已经实现就很头疼,假如我们要为动用了财政资金予以资助的一个城市外资企业的转型升级的大型展览会进行绩效评价,应该如何设定相应的指标体系来体现该城市的外资企业转型升级目标在何种程度上得以实现呢?是用参展商的回头率衡量,还是用展览会的成交金额衡量?谁能够保证那些前来参展的客商不是出于免费吃住或者当地政府“面子”的考虑而来?谁又能够保证那些展会的成交金额不是那些已经在其他场合成交了可是为了把成交量做大而故意再拿到展会上又“成交”一次?

更何况,有别于一般企业的项目评价,由于财政资金本不应追求经济利益,而是侧重社会效益,但社会效益该如何衡量?譬如说某城市用财政资金兴建了一所大剧院,并每年耗费一笔可观的财政资金来聘请一家知名经营机构向市民提供剧目和演出,从效率的角度和节约的原则看,我们可以要求该经营机构每年做多少场公益演出,但我们无法保证这些演出的曲目和内容是这个城市的市民所需要的,也无法保证通过剧院的运作能够提升该城市市民的艺术欣赏水平,即有效性的目标无法实现甚至难以衡量,那么绩效评价怎么做呢?

财政一般性支出的项目,甚至包括转移性支出的项目尚且难以顺利开展绩效评价,遑论“三公”支出的绩效评价!就以这次市财政局负责人所讲的以因公出国的费用支出评价为例,我们可以用部门的人均因公出国费用作为主要的考察指标,该指标高了,当然意味着钱花多了,但是部门可以解释说工作需要我们部门的人员要经常出国,公众有何依据去判别该部门的解释是否成立?出国做了哪些事,譬如说出国参加展销会,签署了多少合同,见了多少外国客商,促进了广州市与外国某城市的经贸关系等等,怎样衡量?比较抽象的“国际间或城市间的经贸关系的密切”可以用具体的指标量化吗?如果量化不了,什么样的指标可以量化呢?那就是因公出国人员有多少人坐商务舱、有多少人坐经济舱,那些本来有资格坐商务舱的官员现在改坐经济舱,节省了出国费用,就可以被视为是绩效好“三公”支出项目?还有,本来计划要20人出国才能完成公务现在压缩到15人,也出色完成了任务,也算得上是优秀的“三公”支出项目了!

至于为什么要有相关的公务,如何判断公务是否值得去执行,就很可能以涉及政府部门机密为理由予以省略了。

但愿市财政局正在制定的相关评估和管理办法能够为上述问题提供答案。 羊 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