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郑·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提”“议”直击热难点 传递改革正能量
会场内外皆新风
件件实事暖民心 铺筑幸福快车道
今年“两会”收到建议和提案347件
新郑市四届人大
三次会议举行
新郑市政协四届
三次会议举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件件实事暖民心 铺筑幸福快车道
技术指导促农民增收报告说到百姓心坎上

年年开“两会”,热点各不同。但是,纵向看,一条线:孩子、成人、老人;横向看,一大片:就业、社保、文化、卫生、医药、城镇化……件件实事关乎民生,件件实事温暖民心。连日来,新郑市民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两会”精神,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了信心与向往。

畅通,让市民“畅享”明天

现在新郑市的“有车一族”越来越多了,这是可喜的事情。但有时候这也让人头疼。该市市民刘卓才就碰到过这样的事情。“有时候,你开车急着去办事,前面堵车了,就只能慢慢等。”他说,逢年过节,堵车会经常发生,这样既浪费时间,又耽误办事。来来往往的车辆考验着“现役”交通的承受能力。

但是,刘卓才说,今年新郑市这种状况将得到改观,因为该市将充分利用现有的交通道路,还将拓展交通为更多的车辆增加“跑道”。他因何说起?原来,这几天,他一直都在关注新郑的“两会”,他看到了希望。“《政府工作报告》里说,扎实开展文明交通治理,完善交通标示等配套设施,实施城区断头路打通工程,努力打造‘畅通新郑’。报告里还提到要改造和延伸一些道路。这就是我说这话的依据。”他振振有词地说,“路多了,路宽了,堵车还会经常发生吗?”

技术指导促农民增收

小康不小康,关键靠老乡。小康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如何才能让农民实现增收,在这次“两会”上,新郑市提出了鲜明的观点:推进综合开发,提高农业效益;强化产业经营,推动农民增收……

百姓们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该市和庄镇村民杨兴月说,自己的父母一辈子都在和土旮旯打交道,很多人都对土地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也希望能够“土里捞金”。有些村民有种植果树的愿望,但是害怕出现病虫灾害时,自己没有相关技术无法解决,想让专业人才对他们进行指导。“在专业技术方面,农民还是比较匮乏的,如果他们掌握了技术,那他们就会将‘钱景’握在自己手中。”他解释道。这次“两会”上,他得知新郑市将采取各种措施推动农民增收时,想到乡亲们的愿望不久就会实现时,很是高兴。

报告说到百姓心坎上

城关乡胡庄村村民高明就像一名老师一样,逢人就讲该市《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虽然讲的水平和真正的老师还差一大截,但他那股认真劲倒是吸引了一大群中老年“学生”围着他学习、讨论。

“在电视前收听收看了《政府工作报告》后,我的心情很激动,作为一名新郑人我很自豪。报告中提出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增长12%……”高明兴致勃勃地说,这一串串数字,串起了他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高明有切身的体会,目前他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他认为每一年政府都围绕民生做文章,让老百姓的生活有了变化:“突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抓好‘三农’建设,筑牢改革发展基础。报告中的这些都说到我们的心坎上了,我要向身边的群众宣传这些好政策,把握好政府为我们百姓搭建的好平台,坚信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