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新郑·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收听收看全省旅游
产业发展电视电话会
开启春天的希望
“奔马迎春——中国马文物”
图片展新郑展出
2014年为民实事
建言献策议民生 凝心聚力话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关键词】民生【关键词】生态

本报记者 刘佳美 高 凯

科学发展,亮点纷呈,发展成就振奋人心。

改革创新,奋力突破,美好前景催人奋进。

新郑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全市人民瞩目的焦点。会上,代表们高度重视;会外,63万故里人民给予厚望。

翻开散发着墨香的报告——简洁的叙述中,字字句句都是向代表和群众交出的“实在账”;丰富的内容,涵盖又好又快发展的方方面面;所提的目标,科学、明确,并有扎实的举措予以支撑。干实事、讲实际、求实效。两万余字的政府工作报告,让人激情涌动,喜悦油然而生,内心倍感踏实。

◆成就篇

成就·数字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5.3亿元,增长9.8%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03亿元,增长41.1%

●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4510元和22916元

●全年投入民生资金32.7亿元,增长23%

●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6亿元,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9607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8601人

●建成保障性住房636套,为653户住房困难家庭发放住房补贴179万元,住房保障覆盖率达10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99家,完成主要工业增加值309.9亿元,增长11%

●新打配机井1680眼,实施农业综合开发8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4万亩

●全年共接待游客42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亿元,增长14.6%

●新建安置房293.4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各级道路236.6公里、新建改造城乡电网108公里

●建成生态廊道10条87.2公里,完成各类造林9641亩

●全年新招项目98个,合同金额780亿元

●实现外贸出口8636万美元,增长140.8%

●精简行政审批事项38项,取消和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13个

●加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管理,受理业务658宗,成交金额155.8亿元

●累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42件,政协委员提案166件

成就·亮点

★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升至第49位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升至第61位

★首次跻身全国财政收入百强县(市)

★荣获全国最具农业投资价值县(市)和全国品牌农业示范县(市)称号

★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创建试点市

★再次被评为全国平安先进县(市)

★被评为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称号

★被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市)

★连续十年保持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称号

★通过国家公用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

★政府网站荣获国家特色政府网站管理创新奖和中国政务网站领先奖等殊荣

★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总体评价居全省108个县(市)首位

★荣获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市)称号

★连续六年获得省“双拥”模范城称号

★成功发行省内最大规模县级市城市投资债券

★高考成绩连续22年位居郑州六县(市)前列

★“百姓大舞台”被评为郑州市最受群众喜爱文化活动

★城区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天数达322天

◆展望篇

【关键词】 改革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一词始终贯穿其中。细数报告,“改革”一词共出现34次。

在报告第二部分,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中,明确提出:牢牢把握“抓改革、强投资、调结构、求提升”总要求;同时在对今年着重做好六个方面工作的表述时,无一例外提到了对改革的影响和意义。

而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报告专为“改革”开辟一个章节,从事业单位改革、“五险合一”改革、农业配套改革、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社会保障福利制度改革、事业单位绩效改革等七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阐述了改革内容,显示出了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

改革就是一定程度上的创新,比如在推动龙湖与郑州快速融合上,提出全面融入“省会半小时经济圈”和打造“中部地区高端生态休闲区”;在提升社区管理水平上,提出探索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新模式;在改善重点流域区域环境质量方面,提出探索中水利用新举措;在加快推进龙湖商贸会展城建设上,提出打造“龙湖千亿商圈”。

【关键词】民生

仔细梳理报告会发现,正如许多参会代表、委员在谈到报告时说的那样,“今年的报告非常有民生味!”在仅有23页的报告中,字字、处处凸显了民生为先的执政理念。民生所占的比重之多,说明了民生不是发展的配角,而成为与之并肩的主角。

办好为民实事,是新郑市政府对民众庄严的承诺。从今年的报告中不难看出,涉及民生的内容相比以往更为具体、细化,如首次将诸如“新建城区垃圾中转站3座、公厕20座”之类的“芝麻小事”写入报告中,细微之处体现了政府“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又如有的放矢地提出“人民路、陶文路、城墙外环路等路灯改造”和“打通文化北路、新烟街南延、仓程路西延、繁荣街等4条城区断头路”,明确、详细地将每条道路名称写入报告中,显示了政府的决心和魄力。

另外,报告中还提到群众最为关心的新型社区建设将作为“今年城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力争将2012年、2013年因政府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落地产生的拆迁群众全部安置到位”和“全年开工建设新区第二社区、郭店镇华阳寨、薛店镇好想你等新型社区39个,建成安置房216万平方米,回迁群众1.1万户”……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的群众搬进期盼已久的社区。同时随着“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新修改造农村公路40公里”等一系列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六通十一有两集中”的标准逐步实现,社区居民和城区居民社会保障、生活条件将真正实现无差别,“美好家园”正向我们盈盈走来。

【关键词】生态

“建设美丽新郑”,报告中这个美好、温暖的表述,描绘了一幅令人遐想无限的美好图景。如何建设美丽新郑?报告中的表述清晰有力:天蓝、地绿、水净。

天蓝——要拨散雾霾,常现蓝天,最需要做的,就是节能减排。报告提出,“加大机动车尾气、工地扬尘污染治理,城区燃煤炉全面拆改到位”、“做好PM2.5监测,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搞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同时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和公共机构节能,严格落实新上项目节能评估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均体现了政府对市民生活环境的责任担当。

地绿——“高标准建设大学路南延、新老G107连接线等9条生态廊道,全面启动高速公路两侧绿化提升工程”、“加快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南水北调生态保护带建设和镇区绿化提升,力争全年造林4万亩”“加强煤矿塌陷区和采石场治理,严防自然生态恶化”……彰显了政府推进绿色发展的施政理念。

水净——并不仅限于一个干净的环境,更需要一个美丽的家园。报告中,不仅有“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水质达标率100%”的承诺,也有“开建南水北调滨河公园,完成轩辕湖生态景观带、黄水河等4项景观工程”、“启动十七里河生态景观带建设”、“加快暖泉湖、公主湖工程建设”这样的具体任务,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被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结构调整上,报告中还提到“推动镇区工业企业外迁,加速产业‘退二进三’”,大力发展商贸物流、装备制造、食品工业、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支持电子商务、电子信息配套产业、旅游产业、观光农业等新兴业态;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中,提出“抓好梨河镇等‘美丽乡村’试点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美丽乡村等。

【关键词】务实

翻阅整篇报告,给人的直观感受是:摆成绩实事求是,谈工作实实在在,讲举措扎扎实实。务实的文风让人耳目一新,赢得了会场内阵阵掌声。事实上,有什么样的语言风格,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报告用务实的表述,将政府的民生情怀跃然纸上,可谓字字贴心,句句关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除了延续重在写实、坚持用事实说话外,在第二部分“201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中,用了50多个数字为市民们清晰地勾勒出未来的发展蓝图,对广大市民来说,这是一本实实在在的“发展账”。这样的报告,代表们不但能够看得懂,而且透过平易朴实的语言风格,看到的是政府虚心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建议的拳拳之心。

而在报告中,谈成绩,不避讳不足——在对2013年工作成绩的陈述中,“教育、就业、交通等公共服务水平还不高,民生保障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的字句让人内心为之一震;谈发展,直面忧患——“支撑经济发展的大项目不多,服务业占比还不高,主导产业还不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很重”一系列判断催人警醒,显示出了本届政府不回避矛盾、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在政府自身建设上,报告中提到建设“敢为人先、善做善成的创新型政府”、“求真务实、执行有力的实干型政府”、“亲民利民、便民高效的服务型政府”、“规范有序、科学民主的法治型政府”、“公正透明、勤俭节约的廉洁型政府”,对于政府该做什么、如何去做、做到什么程度,俨然是一份操作清单。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