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幸福的红苹果
《过着别人的生活》
开犁
一直向西
踏冰过河
九柏火神庙
慈母哺儿
qhq4216
qhq429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踏冰过河

韩振远

黄河水波涛汹涌,流淌在山陕两省之间,生活在黄河岸边的山陕两省人大都有过踏冰过河的记忆。小说《西游记》中,有唐僧师徒踏冰过河,被妖怪擒获的描写,不过,他们过的不是黄河,而是虚构出来的通天河。

每到冬季,两岸霜挂露结,天寒地冻,奔流的黄河水会在一夜之间结冰,本来浪涛翻滚的河道转眼间变成银白色的冰河,河水在冰面下涌动,河面光滑如镜。若是晴天,微弱的阳光将冰面映成一条璀璨斑斓的大道。李白有“欲渡黄河冰塞川”的感叹,急于过河的百姓却顾不得那么多,会踩着坚硬的封冰,如履平地一般,快速通过黄河。战争期间,对于敌对两方来说,黄河就是一道天堑,然而一旦冰封,立刻变为坦途,千军万马会在一瞬间通过。南北朝时期,为防止敌方踏冰过河,北齐大将斛律光曾下令每岁冬季沿黄河凿冰,以防北周军队来侵。

黄河在山陕之间由南至北蜿蜒800余公里,南北温度不同,黄河冰封时间也有差异。偏关、府谷、河曲、保德一带,黄河通常每年入冬冰封,第二年正月过后才解冻。保德与府谷之间的天桥峡,枯水期宽仅30米。所以名为天桥,并非这里有座人工修建的桥梁,而是每至冬季,河水结冰,河面上就会冻出一座冰桥,两岸百姓在冰桥上往来,可听见冰桥下激流发出的巨响。可惜上世纪70年代天桥水电站建成后,这种景观已不复存在。

宋代,陕西府谷名为府州,同处黄河岸边的神木县则称为麟州。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说:“每当冬季黄河结冰时,府谷、神木上下往往封冰,行军人马皆可由冰上往来。”(《河山集》4 )为抗拒西夏侵扰,北宋朝廷实行跨河而治,两州同属河东路(治所在今太原)治理。战争激烈时,河东路往往倾一路之力供应麟、府二州粮草,“岁认籴谷十万石,送麟延路。”过往官员、丁壮更不计其数。黄河水流湍急,运送不易,河东路官员采取的办法,有一种就是乘冬季黄河冰封时,派大量壮丁踏冰过河运送粮草。

再往下,陕西清涧县与山西石楼县之间,河道里河风飙猛,冬季气温异常低,每年入冬,河面会结成厚厚的冰。明末,清涧县一带是农民起义军的活动中心,高迎祥、张献忠等人也曾率军趁黄河结冰,踏冰过河杀往山西。

出禹门口至潼关与风陵渡之间,黄河流到纬度最低处,再往前就转身东行。黄河行进一路,这里是冬天气温最高的地方,每年数九寒天也照样结冰。各县地方志中,仍多有“大寒,黄河冰坚”的记载。史籍中虽无大批军队冬天过河的记载,但百姓对踏冰过河的经历至今仍记忆犹新。上世纪70年代黄河大桥未建成之前,每到严冬,河面的冰冻得结结实实,沿河各渡口的渡船都被冰封在岸边不能划动,秦晋两地百姓却要相互走动,怎么过河?现成的办法就是冒险踏冰过河。因此,船家也不闲着,他们对河路最清楚,哪里能走,哪里不能走,早就心知肚明。每有客人过河,船家手持一根长杆走在前面,在冰面上探路,众渡客身背行囊,脚下打滑,小心翼翼紧随其后,过河所用时间反倒比乘渡船要短,也更方便。问过经历过的人,船家为什么要持一根长杆?回答说:一是用长杆刺探冰层薄厚;二是若真掉进冰窟窿,长杆可横担在窟窿口上,起保险作用。现在回想,寒光闪烁的冰面上凄风呼号、前路迷茫,提心吊胆、踉踉跄跄行走的客人不知是一种什么心情。

军队踏冰过河次数较多的是禹门口,所以如此,皆因禹门口乃秦晋要津,战略地位重要。隋末,李世民久攻蒲津渡不下,曾率军绕道禹门口,踏冰过河,直抵长安。宋金战争期间,建炎元年(1127年),金军攻占了河南、山西后,也曾从禹门口踏冰过河进兵陕西。禹门口号称龙门,是黄河之水最汹涌处,竟也能结出厚厚的冰,让千军万马踏冰而过。

踏冰过河是件很危险的事。我在黄河岸边工作时,听到过不少踏冰过河的故事。其中,有一位叫吴老三的陕西合阳人经常趁冬季河面结冰往来于山陕两省。此人身材瘦小,谙熟河路,到河面将开之时,别人不敢再过,他仍能凭借对河面的熟悉,大胆踏冰过河。有一天,朋友告诉我,吴老三死了。问怎么死的,说是掉到冰窟窿里淹死的。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吴老三常在冰面上走,最终还是因冰面破碎而死。

史念海先生也有过踏冰而行的经历。在黄河沿岸考察时,史先生甚至还在河面上行车。他说:“这样难得遭逢的情景,还可以提到黄河冰上的行车。车是马拉的大车,有其独特的风格。这不是横越黄河,而是在黄河中间大溜的冰上向下游行走的。为了防备马在冰上滑倒,马蹄上都钉上带刺的铁掌,行走很快,仿佛像飞的一样。这样连续行走,至少也有百儿八十里的路程。”

河边的百姓大多都有过与史先生一样的经历,数十年前,黄河两岸人家走亲戚,也有赶上驴车踏冰而过的,伴着车上的婆姨,迎着凛冽河风,高吼一曲信天游或酸曲儿,想来都是油然神往的景象。战争期间,两岸逃难的百姓可没有这样的好心情,在光滑的冰面上,只有不顾一切、踉踉跄跄地奔跑。遥想当年,在麟、府二州与河东岸之间的黄河冰面上,会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