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2014郑州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郑州报业集团
新媒体公共服务智能终端成会场亮点
市十四届人大一次
会议收到议案184件
“两个初步”目标敲定
现代化大都市美丽可期
让我们共享蓝天白云
市领导看望驻会记者
规划拓宽机场高速
市政协十三届一次
会议收到提案617件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让我们共享蓝天白云
给孩子多点“玩”的空间应急救护培训亟须加强
议案 精选 【 】

领衔代表:苏芳

案由: 建议进一步加大雾霾治理

现状:2013年,郑州全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27天,仅仅占34.7%,严重污染天16天,重度污染56天,雾霾治理刻不容缓。根据科学测算,城市雾霾的一个重要来源是汽车尾气,据统计,目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43.5万余辆,尾气污染不容忽视。此外,目前我市正在进行城区改造和道路拓宽工程,施工带来的粉尘也进一步加剧空气污染;还有秋冬季节周边郊县焚烧秸秆的现象屡有发生,这都使得雾霾天气进一步恶化。

建议:郑州市应在以下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大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速地铁建设,合理规划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发展公共交通,推广新能源汽车;改善城区道路交通拥堵,对中心城区进行功能疏解;有计划地控制机动车车辆牌照发放;完善电子监控系统和机动车环境监管信息系统;尽早出台地方性法规,对建筑施工出现的粉尘污染依法查处;对污染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和关停并转,严控工业废气、粉尘排放;严禁焚烧秸秆。

给孩子多点“玩”的空间

领衔代表: 张艳华

案由:建议加大我市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

现状: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校外活动作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巩固和补充校内教育成果、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和充实孩子们业余生活、引导和提升青少年求知欲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市目前只有一个青少年宫,并且始建于80年代初期,中心校外课堂设置单一,场馆规模、器材设施以及户外活动场所跟不上校外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不适合开展大规模青少年公益活动,现在已无法满足青少年课外活动需要。

建议:根据我市整体规划,在市区交通便利、居民相对集中的地方选址,由政府出资新建一个集青少年科技创新、艺术训练、培训服务、交流为一体的郑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政府应加大对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管理的资金投入,青少年校外活动机构应根据时代发展需要,改革增设新的教学内容,使新专业、新课程及早与社会实际接轨。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不断探索校外活动的新形式、新领域,通过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拓宽青少年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应急救护培训亟须加强

领衔代表:金红

案由:建议加大应急救护培训力度

现状:“应急救护”,就是指突发事件发生后,立足于现场对伤病人员实施及时、有效的初步救助,是一项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意外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发生增加,车祸、溺水、火灾等频有发生,由于城市拥堵以及基础医疗资源缺乏等原因,往往发生伤害事件后,专业急救人员不能在有效救治时间内到达现场,丧失了最宝贵的“抢救生命的黄金10分钟”。因此,现场第一反映人的避险、自救、互救等能力尤显重要,除专业医护人员外,伤者、目击者都可以成为急救员。

建议: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相关行业上岗条件中去,政府领导牵头,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协调应急救护普及工作,各级红十字会具体组织实施培训已经自愿者队伍的管理。制定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普及的总体规划,分行业、分人群、分区域逐次普及,在高风险行业、易受损群体以及突发事件、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先行普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制定法规,对从事矿山、建筑、教育、驾驶等方面工作的人员,强制执行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相关证书后,在上岗就业。制定“施救者免责”的法规,鼓励和保护全社会人员积极、科学救护他人。政府支持,应急救护活动应纳入2014年宣传部创建文明城市的规划中,也应作为各单位创建文明单位的必要条件。

郑州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王 红 张 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