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热烈祝贺郑州市“两会”隆重召开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人民医院医疗集团
呈现跨越发展喜人态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释放优质资源 携手共同发展 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优质医疗服务
郑州人民医院医疗集团
呈现跨越发展喜人态势
▲ 郑州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揭牌
▲ 郑州人民医院获评全国“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
颐和医院开诊
河南省首届“医养结合”高峰论坛在市九院举行

郑州人民医院医疗集团

呈现跨越发展喜人态势

本报记者 汪 辉 通讯员 马 霖 文 丁友明 图

社会办医对于满足多样化健康需求意义重大,要改善执业环境,落实价格、税收、医保定点、土地、重点学科建设、职称评定等政策,对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医疗机构给予支持,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的大型医疗集团发展。在公立医院丰富的城市,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鼓励社会资本对部分公立医院进行多种形式的公益性投入,以合资合作方式参与改制不改变公益性质,增强公立医院的服务活力,政府通过建立服务购买制度(包括链接基本医保制度),促进基本医疗服务的有序竞争和多元参与,提高质量和效益。要积极发展医疗服务业,扩大和丰富全社会医疗资源,拓展新兴健康服务业,创新服务组织,适应居民对医疗康复、老年护理、临终关怀、健康咨询、美容整形、健身养生等服务需求,通过政策分类指导,促使新兴健康服务业发展成为卫生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成为拉动内需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摘自党的十八大报告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合理布局医疗资源,加强基层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区域医疗联合体试点、社区医生与居民契约服务试点,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继续实施社会办医行动计划,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和医师多点执业。

——摘自2014年河

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深入探索医疗集团建设,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医疗服务市场,逐步组建1至3个区域医疗联合体。

——摘自2014年郑

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郑州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各所属医院门诊接诊1832451人次;出院人数71180人次,同比增长15.9%;各类手术6万余台,同比增长52.5%,吸纳硕博等高级人才500余人。同时,集团本部郑州人民医院捧回了一枚沉甸甸的全国“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奖牌。

短短6个月时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厚爱、大力支持下,在集团内部各医院领导班子的团结带领、共同努力下,郑州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就呈现出跨越发展的喜人态势。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昨日,市人大代表、郑医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玉东表示,今年将积极贯彻政府工作报告“深入探索医疗集团建设”精神,胸怀全局,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持续推动集团跨越发展,进一步释放优势资源,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优质医疗服务,为未来5年实现省会乃至中原地区“人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目标积极贡献力量。

郑州人民医院:

“龙头”医院领跑前行

郑州人民医院是一家百年品牌医院,是河南省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心脏、肝脏、肾脏移植资格的医院,是河南省首家通过JCI国际认证的综合医院。

组建医疗集团后,作为大本营,郑州人民医院发展势如破竹,综合指标在全市医院遥遥领先。2013年,全年门诊量1200556人次,各类手术3万余台,其中,Ⅲ、Ⅳ级手术量4107台,同比增长9.2%,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97.54%,同比增长3.54%,病床使用率100.38%,同比增长8.28%,各项重点指标均得到有效的控制,医疗行为不断科学规范。

2013年,该院还获得一项至高荣誉——全国“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荣誉称号,并一举通过三甲医院评审。同时,在人才、手术等方面发生可喜的变化。

人才向重点学科高端人才转变。2013年,引进高级职称20余人,积极组织国内外学术交流。科研水平大幅提升,2013年省市级科技立项32项,省市科技进步奖7项,科研经费215万元,肝脏外科成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器官移植中心顺利获全省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申报资格,成立了河南省痔疮微创新技术(RPH)临床培训基地,有国家级学会任职18人,省市级学会常委以上任职32人,开展新技术13项,获批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等29项。与南方医科大学、新乡医学院紧密合作,建立多层次教育体系,加快了医院向教学医院的转型步伐。

手术彰显高质量。2013年,专病专治取得很好的效果,专科建设质量高,小肠及胰腺移植获得准入资质,成为河南省唯一一家经卫生部批准同时拥有心脏、肝脏、肾脏、小肠、胰腺移植资格的医院;成功实施国内首例活体肝移植联合活体肾原位移植手术。率先开展了顽固性高血压病的介入治疗,在全国三甲医院中处于领先水平,实行全球首例对碘过敏患者完全无造影剂下的支架植入、压力导丝指引下的冠脉介入手术,心脏介入手术成功率100%,危重症、复杂心脏手术比例占手术量66%。

同时,持续弘扬郑医文化,秉承公益。全年组织专家到医联体内成员单位会诊查房;帮助对口支援正阳县人民医院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组织专家到近百所帮扶及协助医院开展业务查房、疑难病例会诊、手术等活动。深入社区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受益群众两万余人,组织市民体验活动90余人次;开展慈善项目救助心脏病住院患者近600人,接收诊治“明天计划”患儿90名,筛查先心患儿4000余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2300例。

郑州颐和医院:

开诊半年门诊量节节攀升

2013年6月29日,作为市委、市政府的民生“十大实事”之一——郑州人民医院颐和医院(郑州颐和医院)正式开诊,探索出了公立医院与民营资本合作,托管民营医院,建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改革新模式。运行半年,门诊患者就达13万余人次。

颐和医院规划用地359亩,一期开放床位1000张。医院环境优美,特色医疗街看病、购物、餐饮一条龙;设备一流,药品自动封装机、贝克曼自动化检验流水线、3.0T核磁、500层宝石CT、PET-CT、射波刀等应有尽有,不仅诊断高精准,而且对人体损伤最小。

良好的创业平台,吸引了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主任刘迎龙,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凌锋、副主任鲍遇海,我省神经外科专家张永福、泌尿外科学会主任委员李启忠、神经内科专家徐军等国内医疗界拥有崇高声望的专家前来加盟。目前,医院人才集聚,拥有博士、硕士、高级职称人员400多人,知名学科带头人近50人。

积极打造学科高地。与北京安贞医院联合成立了“郑医颐和·北京安贞河南心脏外科诊疗中心”,国内小儿心脏外科的权威刘迎龙教授每周六在颐和医院坐诊,杨再珍、范祥明、杨学勇、周宏等专家均有超过5000台心脏体外循环手术经验。与北京宣武医院联合成立了“郑医颐和·北京宣武河南神经外科中心”,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凌峰教授带领专家组坐诊、手术。与德国洪堡大学附属夏洛特医院分子病理研究所合作成立了颐和中德分子病理研究室,携手韩国大邱V整形医院建立了中韩国际整形中心,联合日本龟田医院成立了中日健康管理中心等。

积极抢占技术高地。医院心脏外科为150余名先心患儿成功实施了手术,神经外科开展手术100多台,三级以上手术占92%以上,率先开展了国内一流、省内领先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动脉瘤开颅手术夹闭术等一大批手术。辽宁、青海等8个省市患者慕名而来。神经内科三病区是肝豆状核变性病区,收治病人300多人,住院患者保持在50人以上,患者来自全国各地。

市九院:

战略转型开启创新之路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是河南省红十字郑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护理、保健、康复、养老、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二级甲等医院。

加盟成为郑州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成员单位后,该院实现了医院战略转型创新发展的良好开局。2013年,门诊总诊次172084人次,同比增长27.3%;入院人数7828次,同比增长34.66%;手术例数2421例,同比增长780%。

2013年,医院大力引进人才,迸发出了新的活力。全年共引进了72名学科带头人和实用性专业技术人员,引进了国家级心内科专家赵明中博士以及邵启峰、郭宗英、张兵兵、杨平等学科带头人,聘请了台湾三军总医院骨科部主任、亚洲脊柱微创靶点治疗理事长、台湾骨科医学会理事长吴兴盛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疼痛科主任、中国香港冲击波协会会长崔健君教授等定期来院讲座、教学和查房。

医院依托集团优势,科室设置日臻完善,新成立心脏中心介入科、康复科、儿科、耳鼻喉科、消化内科等科室,先后引进德国西门子大型C型臂-DSA介入治疗系统、德国西门子高端64排128层螺旋CT等各类高科技大型诊疗设备百余台。 

通过建立奖励机制,引进学科带头人,科研水平显著提升。全年共完成各级科研立项14项,发表专业医学论文235篇。先后成为市医院协会老年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八届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及第八届老年病护理专业委员会、市姑息治疗暨安宁疗护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老年病综合治疗和肿瘤姑息治疗等方面,该院处于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成立了医养联盟,积极推动我市老年健康事业发展,提高老年病人的防治水平和肿瘤专业学科发展。截至目前,该院发展联盟成员单位35家,并全面托管爱馨医院,尝试了一条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的新模式。

郑医集团:

“医疗航母”彰显活力生机

郑州人民医院、郑州颐和医院、市九院的良好发展态势,促使整个集团蓬勃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

“报告提出深入探索医疗集团建设,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办医疗,逐步组建1至3个区域医疗联合体。”周玉东表示,2014年,集团将借鉴国内外医疗集团的成功经验,进一步采取有效举措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形成集团发展最佳合力。

按照发展规划,集团将建立权责明晰、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建立集团客户信息服务中心,推行病人院前、院中、院后的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三大信息管理中心,开辟网络医疗,加快数字化医院的建设步伐,实现医护质量同质化管理,全面提升集团医疗品质。

在学科建设上,将利用郑州人民医院院士专家工作站和颐和医院临床试验研究中心等转化医学平台,积极开展临床转化技术工作,积极申报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对开展的在研项目力争突破科研成果转化瓶颈,力争2014年集团论文发表量达1000篇以上,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项,争取省市级科研立项35项,年内建立器官移植中心、呼吸危重症诊疗中心等10个以重点学科为支撑的集团诊疗中心。

同时,探索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注册成立药品耗材经销采购公司等公司,通过公司整体化运作,逐步在集团内实现药品耗材自主采购、集中配送;尝试对后勤外包公司进行介入式管理,条件成熟后建立保安、餐饮、物业等第三产业,降低运行成本,构建开源节流的工作模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更好地造福广大患者。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