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2014郑州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代表 心声
【 】
委员 心声
【 】
改善民生: 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广告
tb2012j
tb2012j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改善民生: 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财政投入 体现政府担当共享发展 持续提升幸福感

郑州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王红 刘伟平

“民生”与“发展”,是百姓关注的焦点,也是今年市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

目前,郑州正在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一系列新问题纷至沓来:人口总量快速增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压力加大,群体利益诉求日趋多样……新形势下,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善民生该如何坚实迈进?

“始终坚持更加关注民生,不断强化拓宽服务民生的理念和路子,着力在保障和改善上做文章,着力在服务质量和服务方式上求提升,以改善民生凝聚民心,以凝聚民心汇聚民力,以汇聚民力共促发展。” 市长马懿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段话,给出了掷地有声的回答。围绕民生与发展,两会代表委员热切讨论、建言献策。

为民之政 回应群众期待

“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难点最集中的问题。” 市人大代表、市总工会主席李元法说,“近年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群众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政府要更多地突出保基本、重均衡、可持续,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改善民生,必须关注热点、不回避难点,回应群众期待。”

“改善民生要完善顶层设计,还要下大力夯实基础。” 市政协委员、郑州市健康教育所所长王北一认为,教育、医疗、交通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政府应着力在基础公共服务领域有更大作为。比如医疗问题,我市率先在全国实施“片医负责制”社区服务模式;增加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这都是回应群众呼声,探索破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途径。

“民生的改善是个持续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根据发展不断调整。”市人大代表、二七区委组织部长丁文霞认为,想有效持续回应民生需求,必须转变 “一刀切”、“大包大揽”等工作方法,确定不同时期政府、社会、市场承担的恰当比例,构建和逐步完善一种政府托底、民众参与、市场调剂、企业分担的良性社会机制。

2013年,市政府把民生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针对百姓切身利益的社保、医疗、教育等问题,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这不仅给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更带来甜在心头的幸福感。

市人大代表、惠济区东赵村党总支书记曹金海来自基层,他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农村缺医少药,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比较突出,如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让农民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就在去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还从90元提高到了340元。”

市政协委员、航空港区中心校校长王春喜说:“5年来,全市财政用于教育支出累计478.3亿元,在保障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全市又建起从高中到大学的学生资助体系,千千万万学子从中受益,这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学!”

财政投入 体现政府担当

站在2014的新起点,如何加快民生建设步伐,让百姓生活更有保障,品质有新提高?代表、委员言谈话语中流露出对构建和谐郑州的热切期望。

就业是民生之本。咋能让人人手中有“饭碗”?市人大代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戴春枝表示,要实现人民富裕、收入提高的目标,就必须在促进就业上下功夫。她说:“下一步,我市将着力帮扶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再就业,通过创业、培训、援助等多种途径,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住房是民之所需,如何让更多市民“居者有其屋”?市政协委员、惠济区副区长郑方燕说,随着城市规模扩大,新增人口越来越多,住房需求也不断加大。尤其是大批刚毕业的年轻人,工资有限,房租支付占了大半。政府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供给,建议政府把廉租房的申请政策变得更加灵活,多考虑年轻人的实际需求。

低保是困难家庭的保障,2013年,我市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55元和130元。市人大代表、市儿童福利院家庭寄养科科长李燕坦言:“建立社会救助长效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作用。”

从就业到低保,从住房到教育,改善民生,虽然千头万绪,却都离不开财政保障,离不开政府担当。

“改善民生绝不是口号,要把各项惠民措施落到实处,需要把更多公共财政资源向民生倾斜。”市人大代表、经开区人事劳动局局长杨宁说,兴财政、促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人民群众谋福利,政府工作报告处处关注民生,全年财政支出超过七成都投向了民生,这突出体现了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

改善民生,是发展的出发点,是民心的落脚点;用发展的成果改善民生,让市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翻开2014年市本级财政支出预算安排:教育计划支出40.2亿元;社保就业计划支出21.5亿元;医疗支出12.12亿元……几乎每项直接用于改善民生支出都比去年至少增长16%,可以说,公共财政将用丰厚的“真金白银”,从根本保障改善民生。

共享发展 持续提升幸福感

勃兴之间,民生为大;和谐发展,民生为先。

当“民生”和“发展”携手,郑州市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已清晰可见:

未来五年,要让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人民群众过上殷实富裕的生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就业创业机会,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关于明天,政府工作报告勾略的画面让人心驰神往。那么,如何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对此,报告也给予细致部署:

2014年,全市计划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3万,农村转移就业10万人,发放小额贷款10亿元,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持续扩大社保覆盖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实施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工程……与以往相比,政府工作报告涉及改善民生的内容越发厚重、覆盖范围越发广泛,实施举措越加扎实。

从大处着眼,民生工作亟待创新;从小处入手,民生田野需要精耕细作。如何让各项工作精细化,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代表委员畅所欲言:建议提高全市环卫工人工资待遇;建议把居民幸福指标、健康指标进行量化考核;建议强化青少年法制教育……

民生,是说也说不完的话题,写也写不完的答卷。展望明天,郑州人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心中的幸福会越聚越浓。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