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未来日子里你最想做什么
爱心衣物捐赠贫困小学
银行职工侵占76万
逃匿13年后仍获刑
狗狗办证好处多
绿化部门春季管理忙
人才招聘进入“微信时代”
受捐者承诺也将捐献眼角膜
唇腭裂患儿免费做手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时间都去哪儿了》引市民反思
未来日子里你最想做什么

本报记者 王影 郑磊

马年春晚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让无数人感动落泪。歌曲让人动容的不仅仅是父母之爱,也是一种对青春的反思、对生活的追问。过去的时光中最难忘的是什么?把握眼前的时光,您最想做的又是什么?

家庭主妇 希望生活注入新鲜气息

今年35岁的原莹是一位6岁孩子的妈妈。7年前,她辞去了在一家民办学校当老师的工作,成为一名家庭主妇。

1年后,随着儿子的降生,原莹生活重心发生了重大偏移。孩子3岁以前,都是她一个人日夜照料;上幼儿园以后,除了接送儿子,就是在家料理家务。原莹感叹,丈夫常年出差不在家,她只想把家料理得井井有条。

家务活不出活儿,每天忙得一刻休息不得。原莹说,她记录了一天的“工作”,也想看看自己究竟都在忙些什么。“清早7时起床,8时送儿子上学,9时农贸市场购物,11时做午饭,13时打扫屋子和洗衣服,15时自由支配,17时接儿子放学,19时做晚饭,20时自由支配,21时准备睡觉。”看着记录表,原莹若有所思,“我对自己的‘工作’还是很满意的,但是不是也应该来些改变”?

原莹说,能为家庭付出也是一种幸福,但与外界接触较少,有时会感到落伍。原莹将今年定为“改变年”,争分夺秒用来为自己“充电”,“走出家门,结交更多的妈妈和朋友们;还可以尝试在网上开店创业,打造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俏老太

自个学会找幸福满足感

今年63岁的黄淑仪是一个人人眼中的“俏老太”,装扮起来的俏模样,像是一个成熟风韵的中年人。

退休后的她,把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喜爱唱歌,她成为五一公园老年合唱团的一员,为了唱好歌,她专门自费报名参加了练声培训班,学识五线谱;喜爱旅游,每年都会和家人、朋友一起,到全国各地游览大好河山,还专门在海南购置了一套小户型,每年冬天都会飞往海南度假;和年轻人一样,时尚潮流一样都不落,也会半夜爬起床玩网上偷菜游戏、和朋友一起网上团购便宜餐,美美地大吃一顿……

问“时间都去哪儿了”,黄阿姨骄傲地说,她可没有虚度光阴,每一天都是快乐幸福的。“与其围着锅台转,还不如解放自己。怎么乐享老来福,需要自己去寻找。”黄阿姨笑着说,她已经找到了,以后的日子,就照这个活法过下去,都没什么心愿了。

社区书记 为居民办事当好管家

“上午先去辖区网格转转,查查昨天排查的问题有没有解决;之后联系朱大爷帮他维修水管;下午召开协调会,调解邻里纠纷……”昨日上班前,建中街办事处人和社区书记樊玲玲就开始规划当天的“民情日志”。

“社区的工作就是跑断腿、磨破嘴。”樊玲玲说,“刚到社区当书记时,感觉第一次‘挑大梁’,压力骤然增加许多。”社区就是“啥事都管”,大到党建、民政、计划生育,小到各项便民服务、家庭纠纷调解等,这些工作都压在基层干部肩上。她坦言,在外人眼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却让社区人员每天像陀螺一样转着,没有停歇的时刻。

“‘时间都去哪儿了’这首歌特感人,能够触动人的心灵。”樊玲玲告诉记者,自己的时间都奉献给了社区,以至于陪家人和孩子的时间少了,这让自己有点愧疚,“但与辖区居民的和睦、和谐相比,有限的精力只能亏欠自己的小家庭了。”

考研学生

图书馆里埋头苦读

钟琳,23岁,郑州大学大四学生。

时间都去哪儿了?钟琳说,对于大四考研的她而言,时间都在埋头读书时悄悄溜走了。钟琳脑海中依然记得紧张备考的镜头:曾经有一次,自己发着高烧,打完点滴后直接就回到了图书馆继续研读,“浑身酸痛无力,但我告诉自己必须坚持下去。”

从去年春节决定了要考研,钟琳的大学生活就变得超级简单:每天早晨6点准时起床,然后出去锻炼身体,吃过早饭后赶往图书馆占位子。十几本的专业书,成堆的复习资料,她就是这样一天天“啃”下来的,偶尔累到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她才和同学们出门散心调节一下,之后再回到图书馆继续学习。

除了希望读研将来能找个好工作、让父母享福外,另一个原因就是考虑到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必须继续深造才能有更多发展潜力,钟琳说,这一年来生活重心就是学习,虽然考研成绩还没出来,但她已经为自己制定了一套新的人生规划:如果没考上,只要尽力就无悔,自己会先找工作,之后继续为自己的梦想拼搏。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