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新郑·法制 上一版3
服务群众是上岗必修课
小广告引出大案件
维权送“法宝”
服务农民工
倾心守护乡村和谐
小黑板架起
群众连心桥
诉调对接减轻群众诉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诉调对接减轻群众诉累

本报记者 陈杨 通讯员 左世友

在新郑法院的大厅里,王喜伟十分感动地说:“多谢诉调中心的调解员,让俺这么快拿到了赔偿款。”

在本案件中,牛某雇佣的司机高某驾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王喜伟房屋损失十万元,经交警认定,高某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但双方几经协商无果。诉调对接中心的调解员接到案件后,认真分析,很快找到该案的症结,在河南省保监会驻新郑法院调解室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多次到原被告家中登门调解,耐心做工作,最终达成双方满意。

实现诉调对接不仅是法院化解纠纷的需要,也是法院参与社会管理的需要。新郑法院从社情民意出发,从院内附设人民调解室、组建社区法官队伍到巡回审判,建立由社区法官、专职调解员、司法所和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干部以及拥有3名审判人员和2名书记员的诉调对接中心,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方联动优势,以诉调中心为依托,形成“群防共治”化解纠纷的集体防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诉讼。

该院诉调对接运作由窗口调解模式深化为立体网络调解。诉调对接中心有一个诉调对接大厅、两个调解室,与调解相匹配导诉、诉讼服务、法律援助、判后释明等服务窗口三个;同时,该院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与行业调解相沟通,实现诉调对接中心与行业调解的对口衔接;邀请团市委、妇联、劳动行政部门、医疗管理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人民调解组织及河南省保监会等加盟诉调中心。该院还进一步突出诉调中心的归口管理,实现诉调中心与全市乡镇人民调解的衔接,将社区法官、巡回审判在中心内整合,并向街镇延伸,完善以司法资源下沉模式为特色的“一个诉调对接中心、六个巡回审判法庭”的立体网格状诉调对接机制。

明晰组织架构,全面发挥“一站式”服务功能,对当事人诉至中心的纠纷进行诉前引导分流、对口诉前调解、审查确认调解协议以及对调解不成案件纳入诉讼管理。充分发挥行业调解的作用,对于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劳动争议等纠纷相对集中的行业,由院内专业合议庭做出针对性的指导工作,充分发挥行业调解的作用。

同时,该院围绕社情民意,打造“十分钟法律服务圈”,切实发挥诉调中心亲民、便捷、高效和在诉前、诉中、诉后相衔接的“一揽子解决纠纷”的优势。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