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潘石屹欲监督别人得先正己
撞伤不如撞死是谬误传播之恶
如何看“神医”
自己弄了一身病
让政府的归政府
市场的归市场
官员夫妇殴打护士 戾气何来
中标
诀窍
亲情是世间最宝贵的东西
公务员辞职总被热议说明了什么
信访改革重在“治未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让政府的归政府
市场的归市场

让政府的归政府

市场的归市场

3月1日起,上海早晚高峰禁用打车软件。多数人表示支持,诚然打车软件让上班族更方便,但老年等人群反而打不到车,另外行车安全也存在很大隐患。也有人认为,市场的事该由“市场之手”自己调节。(2月26日《人民日报》官博)

上海交港局一纸规定,将打车软件问题再次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打车软件,政府究竟该不该管?完善的现代化市场体系需要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经济主体,其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必须要得到保障和鼓励。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唯有合理、稳定的收益才是对企业最好的汇报,才是对企业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最大的保障和鼓励。这就需要政府不仅仅要做好“守夜人”的角色,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企业的干扰,更要不断推动市场法治化,依法管理市场、依法服务市场,为企业的合法、有序经营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和服务。在企业需要的时候主动服务,在不该管、管不好的领域学会放手,在市场中出现违规者、搅局者的时候主动作为,积极履行监管职责,不断激励企业的创造力,鼓励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实现整个市场合理、有序、健康运行。

前不久,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对市场主体,是“法无禁止即可为”;而对政府,则是“法无授权不可为”。这句话,其实已经为我们准确地指明了对打车软件该抱有的态度和进行的管理。

企业的行为是由市场的需求决定的。打车软件之所以能盛行的根本原因是打车难的普遍存在,也是人民群众强大的打车需求催生了打车软件的兴起。正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想要真正实现在打车问题上让老年人也享有平等待遇,顺畅交通,增加出租车数量,建立合理的出租车管理运营机制,丰富群众出行方式,寻求“最大公约数”才是治本之策。

企业的市场行为需要管理者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管。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作为管理者,其行为必须要依法而为,充分调研、科学决策。其实,上海交港局的规定中大部分还是立足于出租车行车安全进行的监管,可以说是有法可依的,并且也根据实际情况,将“打车软件”与出租汽车公司电调平台开展合作,立足于疏导而不是一味禁止,这是值得赞许的。“禁”字文章好做,“禁”字之后的文章难做,人们更期待和关注接下来的举措。

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如何在依法管理的前提下,创新性地管理市场、服务企业、服务民众,是一道长期考验管理者智慧和勇气的艰深考题。 向 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