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如何看待英国教育大臣到上海取经?
习惯用市场经济的思维来思考
“招安”打车软件是一种共赢
“4小时查5次”与
“不拿不卡不办事”
治霾和研究应该并行不悖
传播善行何必刻意雕琢
走群众路线需身体力行
纳税是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习惯用市场经济的思维来思考

“车改生活不改”,2月28日,福建厦门一家汽车经销商打出的口号,成为网络热议焦点。在这条经销商解释为“仅作为形象展示”的广告上,一套为公职人员量身定做的零首付购车方案和广告展示图片下方的诸多豪车车标,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3月2日《中国青年报》)

不少汽车商家促销把“车改”作为新噱头,仅仅因为促销的对象是公务员,就引起了网络热议,甚至有网友认为“涉嫌消费歧视,是在制造新的社会不公”。市场经济下,针对不同群体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是一种细分客户的市场行为。在当前“车改”环境下,公职人员自掏腰包购车,被商家看作一类细分客户,这种行为似乎没有什么不正常。有人认为是公众简单的“仇官”心理导致了这些热议,其实,究其思想根源,无非是在一些群体中,市场经济意识和依法治国理念并没有真正扎根罢了。

所谓“依法治国”,简而言之,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也就是说,依法治国要求我们这个社会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要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进行生产劳动,从事社会活动。2月11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上讲道,对市场主体,是“法无禁止即可为”。很明显,一些汽车经销商针对某些特定群体推出的所谓专属优惠,并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自然也就谈不上消费歧视,更无法和“制造新的社会不公”扯上关系。从本质上来讲,这些营销活动和教师节进行“教师节购车专属优惠”并无区别,如同电信企业针对农民工过年回家推出“返乡套餐”一样,只是一种正常的营销活动而已。

同样,在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中,一般认为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基于这些普遍共识,我们不难判断出,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作为具有自主经营权的主体,只要其经营活动在法律的允许范围之内,就应该得到法律的保护。我们不能仅仅因为企业自主营销活动针对的是公务员群体,就戴上有色眼镜来审视正常的促销行为,否则,那才是真正的“涉嫌消费歧视”。

在现代社会的管理体系中,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受到广泛的社会监督,而公务员作为政府的雇员,其言行自然应该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督,这是其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内在要求。但同时,公务员作为普通的社会活动参与者,和一般消费者一样,同样享有进行合理、合法消费的权利。也就是说,只要汽车经销商的营销政策和公务员群体之间不存在利益输送,只要公务员的收入合法,那么,两者之间的买卖行为就属于正常的市场交易行为。

从某种意义上讲,习惯用市场经济的思维和依法治国的理念思考看待问题,培育公众的市场精神和法治意识,仍是我们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任务之一。 宋 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