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新书架
随笔
文史杂谈
域外见闻
随笔
lh42126
lh42121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文明郑州·“非遗”名录
迎亲途中
朝祖仪式

新密溱洧婚俗

左 文

婚俗制度是我国传统礼教制度十分重要的内容,它借婚姻礼制约定俗成的一系列形式,承载了中华民族进行传统的孝义、道德教育的深厚内涵。新密溱洧地区保留了汉民族婚姻礼俗的全部内容,距今已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

古代伏羲氏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中华民族始有婚姻制度,由母系社会入父系社会,夏氏亲迎于庭,殷迎于堂,周制限男女之岁,定婚姻之时,亲迎於户,六礼之仪始备。六礼者,一曰纳采,二曰问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徵,五曰请期,六曰亲迎。

新密婚俗和六礼之仪完全一致。“纳采”,现在叫提亲,有托媒人提亲,有亲翁备礼亲提。“问名”,现在叫换庚,到女方住所举行仪式交换双方的庚贴,是一项很庄重的礼仪。“纳吉”,是双方都要进行的仪式,过去是问卜、扶占,现则让懂得阴阳五行的先生“合八字”。“请期”是请人看了日子(新密叫“好”)以后,到女方送“好”,又叫“下书”。最后,就是亲迎,即到吉期以后,娶亲的吉日了。

新密地区,迎亲仪式非常隆重、热闹,形式和规矩繁多,历时三天。第一天,要做好准备,请好“架客”、“娶客”、“娶女客”及一应人员和各项准备。要上坟,请神烧平安供,行二十四叩大礼、演礼等仪式。第二天,要备轿,备乐队,祭祖,至女方要和“迎客”等人共同施打拱礼、打签礼,百步上金殿礼,谢厨礼、朝祖礼、献哺礼、三请礼、骑马过圣礼、香斗礼、拜天地礼、入洞房礼、上头礼等,晚上则要举行闹房仪式。第三天,新娘新郎要上坟,认亲叩头,到姥娘舅家认亲等礼节。第四天,还有回门礼,新娘叫“回面”,新郎叫“认亲”,有“住四还八,两头大发”,“住九还十三,两头骡子一齐拴”的讲究,到“回门”、“叫客”结束,整个的婚礼过程才算结束,新人进入了成人序列,完成了人生重要的历程。

2009年,新密溱洧婚俗被列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