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关注全国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那一抹靓丽“中原红”
帮助别人幸福自己
新北京的“老河南”
“我就喜欢把农民工变成老板”
人大代表热议
王岐山参加河南团审议时的讲话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帮助别人幸福自己

接触是一种感动,更是一种力量。

在采访全国“两会”间隙,我有幸接触到了一个充满了巨大正能量的爱心团队——河南在京志愿者组织。

相知他们是通过媒体报道。近年来,他们所做的那些充满“正能量”的事情深深地感动着众人,我也是深受感动者之一。

相识他们是通过我的同事介绍。有力的双手相握,一杯清茶,倾心而谈,彼此有了更深了解。

相谊是通过采访。我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也对我这个年轻的小老乡有了更多了解,彼此成为了“铁哥们儿”。

采访那天,我前一晚上忙工作到凌晨两点多,休息三四个小时就爬了起来,早餐都没时间吃,操起采访装备,一路小跑冲出驻地。

驻地在南边、采访地点在北边,几乎横跨北京城。又恰逢上班高峰期,一路狂堵,我不停地看手表,生怕迟到。

如约赶到现场,志愿者老乡很是感动。紧张有序地采访、记录、拍摄。一番折腾后,临近中午,收获了稿子,也收获了友谊。

我在现场听到更多的是“河南人,好人,中、真中”。

准备收“家伙”走人。老乡叫住我说:“别打车了,坐地铁快,还省钱。”可我茫然了,找不到地铁口,老乡安排另外一个志愿者老乡送我。走到路口,他喊了一嗓子,我以为是叫出租车呢,不知从哪里突然窜出一个骑摩托车的。“呲”的一声停在了我们面前,老乡推了我一把说上车,我就被“提溜”上了车。

一阵马达声,伴随着“呼呼”的风声,好在老乡还在我后面坐着,没被摔下来。

10分钟后,停在了一个地铁口。老乡领着我进了站台,恰好一辆车过来,我们跳了上去。

中途,我们又换乘另外一辆地铁,到了驻地站下来了。这时已经中午时分,一溜烟小跑赶回去写稿子。

临别时,送我的老乡用那双粗糙有力的大手,紧紧握着我的手,用不标准的“河南普通话”说:“兄弟辛苦了,再来北京一定联系,别的能力咱没有,给你带个路就感觉可幸福。”

突然我眼眶湿润了,明白了这帮2000多人的河南在京志愿者组织的真正内涵,“帮助别人幸福自己”。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