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阅汉堂记
lh42112
lh42114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久违的书信

陈勤廉

马年前夕,我突然收到一封挂号信,是用毛笔写在宣纸上的长信。我急速地抽出展读,字迹清秀、端庄,虽然行行墨迹书写的是文字,但字迹之间,我仿佛能听到写信人的语调顿挫,似乎还看到他的姿态表情。

今天,突如其来的这封信使人惊喜,令我激动。读着这封信,我的思绪顿时回到了少年时代。那是我收到的第一封信,是父亲的挚友张荆棠叔叔写来的,他在信中鼓励我练习书法,要我临摹他写的魏体“总理遗嘱”,告诫我练好书法只有一条路就是勤学苦练。他是有名的书法家,他的魏体书写得雄强粗犷,浑厚朴实。70年前,郑州大同路“王大昌茶庄”的招牌就是他书写的。我把张叔叔这封用十行纸写的信视为珍宝,时不时拿出来展读,激励自己苦练书法。

年龄及长。读中学时,国文教师袁佑汝先生博学多才,讲课旁征博引,绘形绘色。我敬重他,竟贸然给他写了封短信,向他请教怎样写好作文。想不到很快就收到了他的回信,是用绿色的格子毛边纸写的,蝇头小楷,秀美得体。信的开头直言:“既知提问,足见好学,孺子可教也!”信中指出:“写作文要有章法,要学先人的文体,文抒感情,引史据典。”我把这两封信收藏在身边,几十年如一日,没有忘记两位长辈的教诲。可惜的是“文革”中被定为四旧,一火焚之。

往事不堪回首。当动乱的年代已成历史,社会步入正轨,我依然不改收藏书信的习惯。20世纪80年代,我被聘为香港《文汇报》特约记者。结识了时任港澳作家联谊会会长、《文汇报》总编辑曾敏之先生。他对我坦诚率直,有信必复,有稿必评,指导我撰文写稿,我手头保存他的来信最多;还有患难之交兆瀛的来信,总是用工整的毛笔字抒发着异地思念之情。我把这些来信放进标有“青鸟”字样的硬纸袋里,收藏在写字台抽斗的最里边。

我爱好书信,收藏书信,是因为从中获益,并得到感情上的慰藉。于是,我也沿用书信的格式写过几篇介绍江南山水风光的书简。这样的文章随意不拘谨,就像两个人面对面说话一样亲切、可信。我是这样地钟情于书信,而书信却渐渐地远离了我。已经有很多很多年,没有接到过一封亲友的书信了!我曾伤感地想:书信传递信息,倾诉亲情、爱情、友情的时代就此一去不复返了吗?由此我联想到书信的演变历史。20世纪40年代,社会上出版过很多《怎样写尺牍》的小册子,风行一时。尺牍就是书简、书信。古时,书简长一尺,称尺牍,尺牍内容无所不包,有友人书和家书两种。山水游历、人生感怀、家事国事都是好话题……古往今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争年代,谁不盼望报平安的家信啊!鲁迅与许广平的《两地书》,真挚的情感隐藏在字里行间;傅雷的家书,情真意切,语重心长……

汉字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继承发扬责无旁贷。今天的网络时代,提笔忘字快成通病了,继承书法艺术,传承书信文化岂不成了纸上谈兵了吗?可喜的是,近年传媒开始在学生中开展“汉字英雄”、“成语英雄”比赛,为的就是找寻丢失的文化精粹。眼下,书信虽然逐步被电话、网络等代替,但是,书信手札不仅是个人感情珍藏,还是国家、民族珍贵的历史记忆和力量之源啊!

谁料想,马年前夕,却收到童年患难知己明路兄的来信,信中述说了他的生活现状,并用细腻的文字,娓娓道出我们童年的友情,还殷切地嘱咐我知识养老其乐无穷。他用毛笔写在宣纸上的这封信,其寓意就是勉励我同他一起用知识养老!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要效法明路兄挥毫泼墨,用笔墨之功结书信之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