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两会记者当如是 郑州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董 黎 来了才发现,全国各地的、到北京跑两会的记者之多,按老北京人的话儿说,真是“乌泱乌泱”的。 开幕式那一日,早晨的人民大会堂前,放眼看去,全是身披霞光、神采各异的记者。一打听,难怪,报网广电、国家地方、行业综合的各“门派”记者都算上,得有3000人。 那天我们郑州报业集团记者能进入大会堂广场的有8人,河南团媒体开放日我们和国内外64家媒体共同见证,这些时候,我们也冲,但好在没乱挤。“挤”固然是一种敬业的勇气,但无序的、盲目的、跟风的甚至是无礼的两会采访可以休矣。 同行中,据说港台的记者敬业,功课做得很足,提问精准。相比之下,内地媒体记者的提问显得乏善可陈。留意了一下,很多代表对提问不到位确有微词。当被问到“对于政府工作报告,您的感受是什么?”时,一位代表的回答是:“这个问题这几天我说过很多遍了,你能不能有更好的问题?” 两会报道无疑是一种对媒体记者职业素养的考量,作为两会报道记者,不乏有人抱着娱乐化的“八卦”心态去问,诸如“您看过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吗?”这样的问题,但两会毕竟是庄严的政治平台,过度娱乐化的倾向只会让代表委员反感,释永信代表在接受采访时就说:“那些八卦解读,是对少林寺、对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尊重。”而我们对河南团参会消息和各代表履职报道的真实与精彩,为郑州全媒体赢得了普遍的赞誉。 回望在两会的日子,我们知道和全国两会记者应有的专业标准还有距离,但我们有“狗的嗅觉、豹的速度、狼的勇猛、熊的体力,外加壁虎的执着”,我觉得,两会记者当如是。 最累的时候,一位同事吐槽说:“明年打死也不来上两会了。”我们笑他,可惜你是打不死的“小强”。 明年两会,北京,等着我们!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