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影视创作最缺乏的是尊重
食品安全不能只有“3·15”
“制播手机恶意软件”
不能仅止于曝光
中国房价的疯狂时代正悄悄谢幕?
期待更多来自底层的声音
终结审批长跑
亟待地方改革提速
改革决策取决于人民利益
校长打折卖职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期待更多来自底层的声音

两会结束了,但两会上的话题,依然值得咀嚼。很直观的感受,两会上很多话题,照例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壮士断腕、破除藩篱、改革红利、市场决定、混合所有制、科技创新、雾霾治理,如此等等。

回味起来,直接说及底层的话题,脑子里就没有多少了。我不知是这样的话题会上本来就缺乏谈论,还是谈论了没触碰到媒体的兴趣。这几天特意寻了寻,底层话题倒也不是没有,只是确实少,而且说过后水波不兴。

黑龙江的那辉代表说,好多40、50岁买断工龄的下岗工人,想再就业特别困难,有些甚至没有钱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晚年生活得不到保障。她说着说着就掉下眼泪,“这些工人把一生都奉献给企业,这些职工下岗后既没有学历又没有农民工的体力,技能单一,上有老下有小,靠他们自己改变生活现状很困难”。

山东的孙建博代表反映,延迟退休让工人很担心,对有些工人来说,不是延迟退休而是该提前退休,比如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等工作的特殊工种,因病或者因工致残的工人。西安的王曼利代表说,公交车司机在驾驶座保持一个姿势往往8小时以上,他们50岁以后精力体力锐减,希望允许公交车司机提前5年退休。

这些都是来自基层一线的代表,或许他们也有对高大上话题的关注,但也把底层的声音带到了会场中。但关注底层的,也有来自精英阶层的委员。

舒红兵委员是武汉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他说,刚回过重庆农村的老家,学生仍是摸黑上学,摸黑回家,往返十里山路,跟自己40年前一样,而且现在撤并村小学,上学距离更远了。农村山区的家庭,年轻一代都到外面打工,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这些家庭幸福在哪些地方?

高大上的话题固然重要至极,但底层的真实也同样是需要面对的。今日的话语场上,高大上的话题有着绝对的优势,底层的贫困和艰难却也不能边缘化了。两会上,有许多官员、学者、企业家和娱乐明星,数量远远超过工人和农民。即使工人和农民,在两会上也难成气场,其话题的关注也可能被汇聚到高大上的话题上;媒体也常常会被高大上气场设定了。

高歌猛进的现实下面,有一个贫困艰难的现实,两者何为主流支流?但纵使贫困艰难是局部的,也不应忽视。如果两会上有更多的工人和农民,话语的比重又会怎样分配呢?现在不少人的观点就觉得选拔基层的委员上来,他们的素质不高,履行职责的能力很差,舒红兵委员说:“不一定要有能力,但是要更有代表性。”这难道不是正当的道理?

这个社会再也不用担心成功人士的意见不能得到反映,成功学的流行既是成功者才可登堂入室的旁证,也显示了成功者作为倾慕对象和奋斗标杆的社会趋势。舒红兵委员不解,“我们的博士生为什么不到村里去做一个社会调查,写一篇30年、40年以来的调查,调查这些人是怎么出生的,怎么长大的,怎么上学的,怎么工作的,怎么生活的,怎么病死的”。这有什么不好解释呢。当大家都习惯于向成功行注目礼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能够沉下心来做一些这样的社会调查题目?

底层失语,失去关注,会悄然成为社会的结构性选择。在其安排下,在各种社会事务上呈现缺席,这是必须被警惕的命题。

刘洪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