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独立书店追梦人
韩红出任“最美和声”总导演
球迷公交路线开通
建业主场夜战阿尔滨
郑开国际马拉松赛
摄影征文大赛启动
触动灵魂 重温经典
把快乐带给观众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独立书店追梦人
“城市之光”书店内景
享受阅读

本报记者 秦华 实习生 李梓馨 文 李焱 实习生 李阳 图

“一座现代化的都市,如果仅仅有酒吧歌厅餐馆或摩天大楼,没有一个类似莎士比亚书店这样的老书店如一株老梅树顽强地摇曳着嶙峋老枝,这座都市只能是一个文化单薄的暴发户。”——著名作家肖复兴在《遇见莎士比亚》书店中如是说。

一个好书店往往被认为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巴黎有“莎士比亚”、旧金山有“城市之光”、台湾有“诚品”……然而,近十年,由于网店的冲击、人们阅读方式的转变等种种原因,导致民营书店入不敷出,越来越多的民营书店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难得的是,在郑州,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不容乐观的市场环境里一直坚守着书店这块阵地,经营着以销售社科、文、史、哲类图书为主,具有一定价值取向的独立书店,连日来,记者对其中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独立书店进行了采访。

觅得墨香

郑州大学南门的一角,坐落着“城市之光”书店,这是我市具有较高知名度和一定代表性的独立书店。走进书店,一股浓浓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前卫个性的装修风格、富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各式电影海报、文学味道浓厚的书籍……记者到店里采访是午后,只见一些读者正在阅读区的沙发上安静地阅读,整个书店显得静谧而安详。

“我喜欢在这里读书,环境安静,书籍有品质,进到这里感觉心能沉得下来。”郑州大学的小王是“城市之光”的老会员了,他经常到书店一待就是一个下午,在这里,他阅读、思考、听讲座、看电影、欣赏音乐、参加沙龙活动,流连忘返,“在这里,我找到了与自己和文学、电影大师心灵对话的方式,嘈杂的心情有了一个安静落脚的去处。”记者了解到,像小王这样的读者还有很多,“城市之光”在我市文艺圈和读者中都颇有名气,已成为不少人文化交流的平台。

即将搬迁至明达路的“书是生活”书店,也有着自己相对固定的读者群,许多读者习惯在这里喝着咖啡、读着书,享受阅读的乐趣。这家已在农业路开了6年的小店,陪伴不少读者度过了学生时代,书店至今收藏着很多老读者写来的信,墙上贴着读者的留言、建议、读后感等,默默记录着与书店共度的时光。

艰难追梦

实体书店生存艰难已是众所周知,调查显示:高房租、薄利润、税负、电商低折扣竞争、电子阅读的兴起……都是实体书店生存的巨大障碍,“城市之光”这几年刚刚能够保本,而“书是生活”至今仍在亏损。那么,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

“‘城市之光’郑大南门店2006年开业的时候,实体书店已经很难做,正在大面积死亡,但是我这一生的目标就是开家书店。”“城市之光”创办人小开告诉记者,他从事图书这一行已有24年,这期间没有想过去做别的,自己的兴趣点在图书上。书店运营期间也曾举步维艰,那时小开向亲友借钱渡过了这个难关,但他却不大喜欢“坚守”这个词,“我挺怕用这个词的,因为总感觉这个词显得很刻意,我只是在做我喜欢的事情,虽然艰苦,但是乐在其中。”春节前,“城市之光”在国贸360三楼开了一家分店,小开每天为书店奔波忙碌,辛苦并快乐着。

“‘书是生活’是我和同学共四个人合伙开的,我们都有自己的工作,不指望靠书店来挣钱,是把它当成一个梦想来做的,虽然书店在亏损,开店也占用了我们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我们乐意为之付出。”“书是生活”创办人之一李伊宁告诉记者,开这个店的初衷,是想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学生时代正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阅读经验选取可读性强的书籍推荐给学生,希望他们能多读些好书,受益终身。”不久前,“书是生活”书店因为店面问题面临着搬迁或关门的选择,李伊宁和伙伴们本可以选择把亏损的书店关掉,但是,最终他们还是决定继续追逐自己的梦想。

摸索前行

残酷的市场环境挤垮了众多民营书店,而那些还在坚守阵地的书店,也不得不“摸着石头过河”,探索更好的经营模式,读者也能感受到其中的变化。

“城市之光”从2006年开业至今,小开便在不断探索新的模式,“我想把这个书店做成一个文化交会空间而不是纯粹的传统意义上的书店。”小开说,开业之初,他把私藏的几千部电影、音乐碟片拿出来与会员分享;同时把郑大南门店的一楼改造成一个小咖啡厅,为大家提供交流的平台;之后,书店开始做沙龙活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每周末都举办活动的惯例;2011年,“城市之光”增加了原创独立音乐演出,为很多拥有音乐梦想的原创音乐人提供了与听众交流的平台;书店还开始增加一些文化产品,如设计感强的笔记本、明信片、书签等。小开还将自己在旅行中淘回来的有趣的东西尝试性地进行销售,之后慢慢地把带有一定艺术性的手工类物品也加了进来,书店为此还推出“寻找·发现·分享——留住手工艺,留住手艺人”的活动。

“这些尝试都不是刻意的,而是顺其自然,正好条件合适、时机成熟。”小开说,他进行的所有这些尝试,都有一个标准——美。目前,这些尝试雏形已就、效果初显,带给读者多元化的体验,“城市之光”也从开业最初几年的亏损转为现在的保本持平。

无独有偶,“书是生活”书店近年来也在进行着摸索,目前,他们已与东风路街道办事处达成合作意向,书店将作为社区的配套设施,由办事处提供场地,书店负责提供书籍,主要服务于社区居民,“在书的种类上,我们会进行补充和丰富,书店之后将会举办一些文化普及讲座等,力图满足附近居民的文化需求。”李伊宁说,此次与办事处合作,房租将获得减或免,大大降低了书店的运营成本。

“国内目前出现了很多具有复合性功能的书店,大家都是在摸索,没有一个成形的路子提供给大家,每一个城市和经营者不同,大家只能结合实际情况走自己的路。”小开说。

做好自己

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境?虽然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标准答案,但小开、李伊宁有自己的想法,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书店自身需要创新,努力做好自己。我的想法是把这个休闲文艺交会空间能做得更有趣,能让读者在这里交到一个书友,享受片刻的安静,做到这些,也许他们乐意在这里买书,或者产生其他消费。”小开说。李伊宁也认为,当下人们的行为模式正在发生着变化,书店已经不仅仅是个卖书的场所,他将努力把书店做成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通过高品质的书籍、创意产品、讲座培训等各种途径,把读者吸引到店里,为他们提供更多精神领域方面的愉悦感。

“相比较省图、市图这些大的图书馆,街边大大小小的书店其实与老百姓更贴近、更有生气,应当说独立书店提供的是一种公共文化服务,它实际上承载了政府的一些职能,我认为可以建立一种评估机制,通过市民投票、专家机制等途径评选出来一些有代表性的独立书店,政府适当给这样的书店免税、补贴、奖励等各种形式的支持。”小开说,现在上海、杭州等一些城市的政府已经开始对独立书店有所补贴。

对于未来,小开、李伊宁有许多憧憬和期待,他们共同的想法是,做好自己,不管多么艰难,依然会朝着梦想一直走。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