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中原教育 上一版3
十年相伴共成长
风雨同路创辉煌
《扫毒》入围金像奖 古天乐迎来事业巅峰
cq4382
cq4381
cq4380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十年相伴共成长
风雨同路创辉煌
246 1840 6290 21600 246 郑州日报校园记者站已在我市城乡建立246个校园记者站。 1840 郑州日报校园记者站先后组织了1840多次采访活动。 6290 郑州日报校园记者站拥有6290名校园记者。 21600 郑州日报为校园记者发稿21600多篇。
小记者在拜祖大典上采访

十年相伴共成长

风雨同路创辉煌

本报记者 李 杨

郑州日报校园记者站十周年系列报道之一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郑州日报校园记者站也即将迎来成立十周年的日子。

十年前,郑州日报校园记者站由郑州日报和郑州市教育局联合成立,满载着全市中小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期望,不断成长和壮大。十年后的今天,郑州日报校园记者站已经在我市城乡建立246个校园记者站,拥有6290名校园记者,先后组织了1840多次采访活动,为校园记者发稿21600多篇。这个旨在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学生课外活动团体,已经成为我市素质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责 任

2004年4月25日,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一天,郑州日报校园记者站宣告成立。这个由郑州日报和郑州市教育局联合组织,旨在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学生课外活动团体,从此在全市246所大中小学校扎根、开花、结果。

每逢双休日、节假日,在郑州日报工作人员和辅导教师的带领下,小记者们都会到工厂企业、文化场所、商场社区、军营岗亭进行采访,二七塔下、邙山岭上、黄河岸边、龙门石窟、少林寺前、商城遗址、110指挥中心、河南博物院……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一次次的采访,也许正改变孩子的一生。”一位辅导老师评价。郑州日报校园记者站的建设与管理,始终把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力求每一次采访活动都让学生有所收获。报社先后组织校园记者参观采访了河南博物院、郑州商城遗址、皮定均将军司令部、大河村遗址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文化遗产地;安排小记者在郑州市举办的世界传统武术节、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上采访国际友人,走进革命圣地西柏坡……

在一次次的采访、参观活动中,小记者们受到革命传统的教育与洗礼,了解了祖国的灿烂文化,对中原沃土和祖国大好河山有了全新的认识,并产生了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和深深的热爱。而采访环卫工人、报刊发行员、交巡警则让他们更直接地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和伟大,明白了营造一个安祥、和谐的环境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与付出。

十年间,郑州日报校园记者的足迹遍布郑州市的各个角落,他们采访的内容涉及社会、经济、时事、文化、农村等不同方面,使他们学习到了许多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也在采访活动中开阔了眼界,体会到了快乐。2007年以来,郑州日报社还充分利用学校课外活动时间,请一些专家和有经验的编辑记者轮流到各学校集中为校园记者开讲座,对“新闻采访”、“作文与做人”、“自信与当众讲话”、“新闻采访纪律”等问题进行系列辅导,使校园记者从写作能力到综合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十年来,郑州日报校园记者站利用郑州日报中原教育版、小记者周刊、校园记者网等,为校园记者发稿21600多篇。这个以“让每一位校园记者都有机会展示自己,让每一位校园记者都找到成功感”为宗旨,以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责任的团体,为全市中小学生搭建了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快乐成长的广阔平台,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认可。

成 长

十年,是郑州日报校园记者站不断发展壮大的十年,也是广大校园记者不断成长进步的十年。

十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校园记者加入我们的行列,用心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积极参与郑州日报校园记者站组织的采访和实践活动,努力撰写稿件,陪伴我们共同成长。

为进一步促进郑州日报校园记者站又好又快发展,盘点十年来郑州日报校园记者站发展历程,总结十年来郑州日报校园记者站经验与不足,打造一个青少年学生喜爱的校外活动平台,本报特别推出“寻找与校园记者共成长的人”活动,并在郑州日报校园记者十周年纪念特刊上报道其先进事迹,推广学生校外素质教育的经验。

如果你是与郑州日报校园记者站共同成长的人,见证了我们的十年成长之路,如果你作为经验丰富的校园记者或辅导老师有很多话要说,就快和我们联系吧,联系电话:0371-67655572。也可以将你的经验和故事发送到我们的邮箱:xiaojizhe2000@163.com。

与此同时,郑州日报校园记者十周年征文比赛也正在征稿中,目前已经收到了许多优秀的稿件。此次比赛以“成长”为主题,你可以畅谈自己的采访经历,总结自己成为校园记者后的成长和变化,也可以说说和“成长”有关的那些事。题目自拟,体裁不限,1000字以内,所有郑州日报校园记者均可参与。投稿邮箱:xiaojizhe2000@163.com。

蜕 变

成长总是让人期待。回顾刚刚走过的这十年,我们有着许多难以忘怀的画面:忘不了,一次次带领校园记者们走上街头进行采访实践,无论是风雨或是烈日,和他们一同分享成长中的惊喜和收获;忘不了,邮箱里不断传来的稿件,无论是稚嫩或是青涩,都是那么的真挚和热情,让我们忍不住字斟句酌地反复修改,只为帮助他们完成稿件发表的心愿……

郑州日报

教育微信

校园记者微信

郑州日报校园记者站的十年蜕变,不仅是我们所有郑州日报校园记者站工作人员、辅导老师辛勤付出的成果,更是所有校园记者、家长、热心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共同的爱心、责任与智慧的结晶。

2014年4月25日,是郑州日报校园记者站成立十周年的日子。为进一步实现郑州日报校园记者站的蜕变,树立中原地区校园记者优秀品牌,打造一个青少年学生喜爱的校园活动平台,本报将推出郑州日报校园记者十周年纪念特刊。

此次纪念特刊的内容包括回顾郑州日报校园记者站十年发展历程,盘点郑州日报校园记者站历年的精彩活动,并对评选出来的优秀校园记者站进行特色展示,还将邀请和郑州日报校园记者站共同成长的校园记者及家长们,一起谈谈参与校园记者活动的体验与收获,邀请校园记者站优秀辅导老师谈谈自己的成功经验与感悟。

在郑州日报校园记者站成立十周年到来之际,我们也做了一些新的尝试。为了增加与校园记者的互动,为广大读者搭建交流平台,目前我们已经开通了“郑州日报教育”和“校园记者”两个微信公众账号,定期推送教育资讯和校园记者活动信息,期待您的关注、参与和支持。

此外,我们还将成立郑州日报校园记者爱心志愿者小分队,人员由学校老师和学生组成,针对郑州市及县区贫困优秀中小学生进行爱心互助活动,对郑州市周边薄弱学校进行爱心支教,以促进我市教育事业的优质均衡发展。不管你是热心公益事业的学生、家长、教师,还是重视、关注教育发展的有识之士,都可以跟我们取得联系,让我们一起为郑州教育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详情请咨询本报,联系电话:0371-67655572。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