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种好网格责任田 上一版3  4下一版
要深入调研治理体制问题,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为群众提供有效的服务和管理。
——习近平
推动干部作风转变
从“坐等派活”到“主动找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昨日,《人民日报》头版头题刊发消息,并在6版刊发长篇通讯,报道我市坚持以网格为载体,探索建立“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的具体做法和经验。文中提到的十多个例子,是这项工作亮点纷呈中的代表,郑州报业集团记者逐一进行回访——
推动干部作风转变
从“坐等派活”到“主动找活”
网格长将每次汇集的信息分类,以便查询。
网格长贴出告示征求居民意见,推选楼栋长。
建起社区阅览室引来爱书人。
社区群众遇难题,网格人员立刻办。

推动干部作风转变

从“坐等派活”到“主动找活”

郑州报业集团记者 陶玉亮 王 翠 谷长乐 王银廷 杨宜锦 姚辉常 文 唐 强 许大桥 宋 晔 图

金水区经八路街道办事处

网格化的核心就是“为了群众”

“一切服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金水区经八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叶齐科谈到网格化工作时,强调网格化的重点和核心就是“为了群众”。

叶齐科介绍,2013年,经八路街道办事处各级网格共发现问题126220起,解决124705起,解决率达到98.8%。按照“深化、规范、提升”的总体要求,办事处实施了开通网格微博、组建网格化管理综合处理大平台、重点问题门店轮流巡查、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信息化社区建设、群众自治等6项创新举措。

他说,开展网格化工作以来,从前期的“网格化管理”到后来的“网格化服务”,两字之差却体现出了理念的转变,“过去我们是坐等群众上门,现在我们是要深入基层找问题,送服务”。

叶齐科谈及下一步工作时表示,办事处将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实现社区管理信息化,建立联合执法新机制,建立街区共治平台,开启社区自治局面,构建基层服务型政府。重点引导群众在基层管理中“主动作为”,形成社区自治的良性发展局面,推动“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的长效机制向纵深发展。

经八路街道办事处省建社区

“一亩三分地”上啥事都要操心

“当初从机关到办事处时,就觉得基层工作繁琐,等再下沉到社区,让他觉得工作铺天盖地压下来,有点发懵,不知道如何下手。”谈到初任网格长的感受时,经八路街道办事处省建社区书记、二级网格长李伟民还有些不好意思。

“以前做的都是单项工作,网格化后,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什么事都要操心”,李伟民深有感触地说。有一次,辖区内一个老伯伯半夜里给他打电话,抱怨邻居的狗不停地叫,让他难以入眠,但碍于都是老邻居拉不下脸,就想让李伟民去做做工作。对于坐惯办公室的他,去解决这样的事情,刚开始还有点不适应,后来遇到鸡毛蒜皮的事情多了,解决起来就轻车熟路了。

像很多基层工作人员一样,他一开始不太适应网格化管理,但稳住心神后,李伟民一项项沉下心去干。等融入网格,把各种事项完善建立后,他才发现网格化带来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干起活来,得心应手。

“真正用心去做了,你会发现网格是个好东西!”李伟民兴奋地说。

城东路办事处商城花园社区

“小小”网格长变居民主心骨

今年26岁的楚征,是管城区城东路办事处商城花园社区第二网格长,分管6个院,14栋居民楼,437户居民,5个公共单位,23个沿街门店。她所管的辖区,不仅楼院房屋年代久远,居民也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

商城花园社区主任陈兴华说,在楚征担任网格长的这两年,辖区环境大大改善,居民和社区的关系也更加融洽,有不少居民,家里发生大事小事都来找楚征拿主意,小小年纪的她,成了辖区居民们的主心骨。

当记者见到这位网格长时,她正在调解两位居民之间的小矛盾。她告诉记者,自己之所以能赢得居民的信赖,全靠“勤”和“情”两个字。“真正以网格为家,把网格的居民当亲人,这样才能把网格长这份工作干好干实。”

在楚征辖区内有一位年近90岁的陈汝范老人,据其他居民介绍,这位陈老师是一位空巢老人,也是一名退休老教师。“我发现陈老师每次买菜为了少跑几趟,都会买很多,而她行动又不便,于是我给她买了个小推车,方便她把菜拉回家。”哪承想,在楚征把小车送去的第二天,陈汝范就拿着一面锦旗到了社区,上面赫然写着“关爱老人”四个字。“当时我的眼泪就啪嗒啪嗒地往下掉,找不到词来形容当时的感觉,后来我再见陈老师就改口喊了‘奶奶’。”

“闺女啊,我想办绿城通卡,找你中不中啊?”采访期间,一位老人给楚征打来了电话。“中!你放心吧,肯定帮你办好。”楚征笑呵呵地说道。这个老人其实是附近其他社区的一位居民,因为离楚征的辖区比较近,所以总爱找楚征帮忙,“都是年纪大的老人,他们跑不动了,我就替他们跑。”

楚征告诉记者,自己性格开朗乐观,有不少老人都把自己当成他们的孙女,135号有位老人,总喊自己“臭妞”,可是买了好吃的水果,总是第一个想到她。

新密市

有事儿就找网格长

时隔几个月,当“80后”网格长张伟博再次在平陌镇禹寨村见到村民张国占时,惊喜地发现,张国占竟然能拄着双拐走路了。张伟博放下手中给他们一家人捎去的大米、食用油,快步走到张国占跟前,激动地说:“真的能走路了,替你高兴!”

2012年年底,网格长张伟博在一次排查中,得知今年40多岁的村民张国占,由于遭遇车祸,导致全身瘫痪,全家生活十分拮据,张国占因此有了厌世心理。身为网格长的张伟博,利用网格化的力量,想方设法给予张国占帮助,鼓励他“坚强地活下去”。如今,张国占家庭得到了帮助,病情也好转了,张国占的妻子感慨地说:“网格的力量真大。”

早在2012年5月份,新密市推行网格化管理,1986年出生的张伟博,被划分到禹寨村任网格长,同时任镇长效办负责人。为了与乡亲们拉近距离,他经常深入群众,将一条条意见和建议记入民情日记,把一张张便民卡发到群众手中。离去时,他抛下一句话:“有事儿找网格长。”

从2012年5月至今,张伟博亲自协调办理的纠纷、低保、计生等农民身边的事务20余件,督促企业门店正规化经营、帮忙办理证照8家。“你需要帮助吗?请找辖区网格长”成为群众当中的一句流行语、心里话。

新郑市

网格化管理让我们尝甜头

昨日,新郑市工商局副局长白战伟仍同往日一样,带着网格化管理工作记录本赶到郭店镇开始新一轮网格巡查。“今天一大早儿就接到重庆战友的电话,说在《人民日报》上看到我的名字了。上报纸挺光荣,可该做的工作仍然要做好,龙湖、郭店、新村是我管理的网格,只要有时间我都会来这巡查一遍。”

“网格化管理工作让我们尝到了甜头”,白战伟表示,网格化管理工作很好地解决了工商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龙湖仅食品小作坊初步统计有四五百家,而龙湖工商所仅有8个人,而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实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由部门管理向综合管理、由行业管理向社会管理的最根本转变。为最大程度发挥网格化管理的优势,新郑市工商局聘请三级网格长担任食品安全志愿者和消费者义务监督员,达到了真正的全覆盖日常监管。目前,新郑市工商局借助网格累计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安全案件440件。

网格化管理是长效机制,新郑市推出了网格化管理“三色旗”评定,即将网格内考核评定内容确定为项目建设、非法建设等五个项目,明确发改委、城管执法局、工商局、质监局等分别担任相关项目考核评定的牵头单位,于每月5日前对各单位相关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给出红旗、黄旗、黑旗“三色旗”评定结果。

荥阳市

多部门融合提高办事效率

依托网格化管理,荥阳王村镇网格办组织质监、公安、安监等7个相关职能部门联合行动,一天时间将100多桶成品油漆异地扣押,为此,《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中专门提到此事,以佐证网格化管理带来的办事效率提升。昨日,当记者采访荥阳市质监局副局长刘国贤时,刘国贤感慨地说:“一天就处置到位,这在以前根本不可想象。”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荥阳王村镇司村网格长在司村巡查过程中,发现一个工厂很可疑:白天关门,晚上生产,而且飘出刺鼻的气味,怀疑是一处制售油漆的窝点。遂将情况上报。刘国贤是荥阳市质监局下沉到王村镇的二级网格长,得知此事后,与下沉到王村镇司村的三级网格长张海峰,立即赶到司村查看可疑工厂。

刘国贤和张海峰在工厂外围发现里面有几只凶犬,虽然判断工厂可能有非法生产,但是他们无权强行进入厂内。依托网格管理,这些难题很快解决。王村镇网格办立即联系了公安、安监、环保等7个相关职能部门。公安部门可以保证执法人员进入厂内,也可保证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安监和环保部门可以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角度,加大对工厂的管理。进入工厂后,他们发现此事主要由质监部门负责,遂将100多桶成品油漆异地扣押,处置到位。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