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电缆垂落 “托举哥”托举半小时
郑州小伙与瑞士老人演绎跨国情缘汉斯老人的骨灰昨日在新郑福寿园安葬
孙辑庸和她的义务巡逻队
服务青年“十件实事”
圆满完成
本地多杆树状月季
有望绽放街头公园
烂漫花海 任君徜徉
给您提醒
绿博园“问花节”
下月启幕
碧沙岗公园海棠迎客来
紫荆山公园
茶花悄然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本地多杆树状月季
有望绽放街头公园
科研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

本地多杆树状月季

有望绽放街头公园

本报讯(记者 裴其娟)记者日前从市法桐、月季种质资源及园林科研基地了解到,3000余株大规格砧木已栽植到该基地,经过一段时间的嫁接繁殖,由我市园林科研人员培育的大规格多杆树状月季,有望应用到郑州公园和道路两侧。

近年来,我市在中原路等路段和部分立交桥栽种了一些树状月季,每逢开花时节,姹紫嫣红格外引人注目,但遗憾的是,这些月季都是从外地引进的。

为了进一步加大园林科研力度,加强市树法桐和市花月季在城市绿化中的推广应用,2013年年初,市园林局成立了郑州市法桐月季种质资源及园林科研基地建设项目部,在荥阳市高村乡租用500亩土地用于基地建设,经过一年的紧张工作,现已初具规模。

记者日前经连霍高速到该基地进行了采访 ,这里不仅有一望无际的月季、法桐幼苗,还有不少被抹了头的玉兰、栾树、黄花槐等分区栽植在这里,数十名园丁正在园内忙着浇水、松土。

“为了种好管好这些苗木,我们去年国庆节和今年春节都没休息。现在已完成栽植大花月季、造型藤本月季、微型月季盆栽月季等40万株,速生、优良品种法桐3万株,黄花槐、广玉兰、雪松、美人梅等园林绿化苗木5000余株,各类苗木栽植已基本到位。”正在基地指导管理的郑州市城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孙桂琴告诉记者。不过,由于基地的苗木规格普遍不大,要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应用,大概还需要两至三年时间。

“如果说哪种植物最能体现技术含量,就数这里正在繁殖的树状月季了。”孙桂琴带记者走进园区一片塑料大棚,5个大棚内,3000多株主杆碗口粗的砧木正沐浴在缭绕的水雾中,其中大部分为多杆的,就是除了主杆,还有不少分叉,“这株砧木杆径最大、最多,费用上千元,现在还没过保活期。等将来嫁接繁殖后,杆越多,树冠越大、越美观,月季花朵数量、品种越多,届时,将形成独树成景的景观,售价也会达到数万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