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闹心胡同”不再闹心
举办“春风行动”招聘会
特色文艺队街头义演
组织党员观看《焦裕禄》
整治环境迎拜祖大典
“编外干部”
端掉一非法传销窝点
千名少年捐书献爱心
千名志愿者
社区巡回服务
“口袋书”让干部随时照镜子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编外干部”

本报记者 朱华 通讯员 卜桂平

在上街区济源路街道新华街社区,提起老党员于玉珍,辖区居民都会竖起大拇指,亲切地称她为不拿工资的社区“编外干部”。

十年前,于玉珍从单位退休后,就主动来到社区,说要为社区做点事情。从那时起,她便把社区当成了她奉献余热的第二舞台。

张青矿院是一个老家属院,院内多数居民原是张青矿职工,后来公司解体后,家属院无人管理,院内环境很差。看到这种状况,于玉珍二话不说,拿起清扫工具就开始了大扫除。她这一干就是十多年,从来没有要过一分钱报酬,就连清扫工具都是自己掏腰包买的。

空巢老人朱大娘,女儿在外地工作,平常就她一人在家,生活不方便。于阿姨看到这种情况很不放心,就经常去她家敲敲门,帮忙收拾家务、整理卫生。有一次,在敲门的时候无人答应,于阿姨就感觉情况不妙,连忙和社区工作人员找到了开锁公司把门撬开。这时,看到朱大娘已经昏迷过去,于阿姨忙让大家打120,自己转身回家拿来2000元钱,随车把朱大娘送到医院。

有人很不理解地问她,您都这么大岁数了,天天干这些事图个啥?每当这时候,她总是微微一笑,说:“我是一名老党员,趁着自己现在还能走动,就要多为居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