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郑·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小学生常明志拾金不昧,赞!
我家有只小“蜗牛”
校园 动态
教育资讯
乡村教师刘建国的“心病”与欣慰
myb43217
myb43212
tb2013k2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乡村教师刘建国的“心病”与欣慰

本报记者 沈 磊 实习生 姚 兰

薛店镇第一初级中学的校园里,绿意浓浓、生机盎然。

今年49岁的刘建国在这儿挥洒了整个青春,23年。桃李满天下的背后是与他年龄不相称的两鬓染霜。如今,刘建国已担任薛店镇中心学校中学业务主任,看似相对轻松的生活,可他还是“没有深度睡眠”。

刘建国说,传道授业之余,要“管”的很多,“心病”不少。“以前的生活就是一张重复的时间表,备课、上课、查寝、熄灯……”在这所贫困生人数占在校生人数1/4的学校里,如何照顾他们更是对他的一个考验。“除了每学期750元的经济帮扶外,我们更看重对贫困生的心理帮扶,对他们加强自立自强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提到这些孩子,刘建国经验丰富。“我时不时地讲一些贫苦的人成功的例子,告诉他们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虽然他不愿意多说,但记者还是从侧面了解到一件温暖人心的事情。2011年年初,学校里一个祖籍辽宁的女学生家中突逢巨变,女孩从一个单亲孩子变成了孤儿。幸好,当时任薛店一中校长的刘建国和老师们给了家人般的温暖和帮助。由于女孩一直没户口,刘建国向当地有关部门反映,最终解决了女孩的户籍问题。除了为她办理了每学期的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刘建国又从民政部门为她申请到了每月600元的生活困难补助。事实上,他已经不止一次地充当这些特殊孩子的临时监护人。

刘建国谈到了他刚开始工作时的经历:“那时候虽然是个代课老师,但是学生家长还是拿我当家人似的对待,每天都有人来叫我回‘家’吃饭,说起来我也是吃过百家饭的……受到家长的信任和尊重,我感到我的责任又重了一些,除了传道授业解惑,我还可以做得更多。”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单亲和留守儿童也逐年增多。这是刘建国的又一块“心病”。全校700多名学生中,单亲和留守学生占了一定的比例。“这些学生大多数寄养在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属家,有的甚至是托养在熟人家里。缺少了家庭教育,学校的教育就有了更大的难度。”

面对新难题,刘建国提到了他的方法:“走下讲台,蹲下来看孩子。”他告诉记者,单亲和留守学生的行为差异很大。有的学生孤僻而敏感,不愿主动与人交流,因缺乏安全感,对人总是心存戒备;有的受到隔代家长们的溺爱,或我行我素,或冲动暴躁,老师与他们对话时稍有措辞不当就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和敌视。“但是我通过了解发现其实很多单亲和留守学生都很聪明,很有创造力,我鼓励他们多参加课外活动,找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他们的适应能力有快有慢,不过最终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能调整好心态,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

刘建国说,如果有一个孩子因为他的教育能改变命运,实现梦想,那将是他人生中莫大的欣慰。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将一直坚守到退休甚至更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