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微信的“杀熟”之路
重负
规范民间借贷 堵不如疏
别让“食药警察”一花独放
取消“以药养医”要防“二次转嫁”
让公平教育惠及千家万户
010恐惧症
恐的是权力魅影
英雄的牺牲
当永远被铭记
要有一颗为民服务的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取消“以药养医”要防“二次转嫁”

从4月1日起,杭州市将对4000多项医疗服务收费进行调整,其中药品实行零差率,但诊查费、护理费、治疗费、手术费均普遍上涨,治疗费、手术费涨幅更高达30%以上。(3月28日《钱江晚报》)

不难看出,杭州此次医疗改革的初衷是想通过药品零差率来打破长期以来广遭诟病的“以药养医”体制,应该给予肯定。不过,诚如杭州所有的医院都在犯愁“实行药品零差率之后,医院的收入缺口怎么弥补?”一样,公众也在担忧:这个巨大的收入缺口会不会转嫁到自己身上?

从上述新闻披露的事实来看,除了政府补贴一小部分以外,至少有30%已经通过诊查费、护理费、治疗费、手术费的涨价转嫁到患者身上,如果到这里就画上一个句号,那老百姓也完全可以接受,因为从相关部门的“测算”来看,即便涨了30%的费用,但由于药费的大幅下降老百姓整体上看病的费用还是减少了。

可问题是除此之外老百姓还有一个隐忧,就是担心医院的二次转嫁,因为眼下医院还有两个坎迈不过去,一个是很多医院每年的卖药收入都是数以千万元甚至上亿元,早已过惯了“奢华”的日子,能甘心“清贫”吗?一个是现在许多医院以为自己是在做大买卖,争相扩大医疗规模,这就免不了要到银行借贷巨额资金,如此沉重的债务谁替他们还?可以说,这两道坎就是医院乱收费、二次转嫁负担的“导火索”,如果不给予应有的警惕,不提早采取防范措施,很可能会出现新的乱收费,进一步加剧看病贵。

所以,窃以为,为了防止发生医院把负担二次转嫁到患者身上(即通过乱收费来减轻自己的负担),除了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以外,关键是政府要转变观念,强化医院的公益属性,对公立医院实行财政兜底,在实行医改新政前,应先把各个医院的负债情况摸清楚,并出台一揽子兜底的解决办法,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医院的财政补贴,否则即便有再多的监管禁令也不可能套住利欲熏心这个魔鬼。 孟木二梓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