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聚焦第八届郑开马拉松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追梦春天里
金飞豹:挑战极限是我的快乐
88岁跑完全程
张亮友:活到老跑到老
魅力郑开凭什么?
人生就是一次漫长的马拉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人生就是一次漫长的马拉松
——访三届残奥会冠军、残奥会形象大使侯斌
侯斌在昨天的比赛中。
侯斌在北极冰原上行走(资料图)。

昨天,在浩浩荡荡的2014郑开马拉松参赛队伍中,一位装着假肢奔跑的特殊跑者和其他选手一样奋力前行,他就是三届残奥会跳高冠军、北京残奥会圣火点燃者侯斌。跑完马拉松之后,满身汗水的侯斌成了媒体聚焦的重点,他说:“我是第一次来郑州,对我来讲,成绩好坏和参加几公里都不是最重要的。我只是想通过我的方式和我的做法来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项目当中。”

第一次知道侯斌还是在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一位失去左腿的残疾人运动员凭借滑轮和绳索,靠自己的双手将自己提升到39米高的半空点燃主火炬。这一幕感动了所有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这位感动了全世界的英雄,就是曾连续获得三届残奥会跳高冠军的中国运动员侯斌。

侯斌1975年出生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9岁那年,飞奔的火车意外夺去了他的左腿。他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刻,抬头看到周围围拢过来的人,俯看着他的脸上似乎都写着这样的叹息:“这个孩子完了。”然而侯斌没有向困难折服和低头,而是选择抗争。从重新站起、行走、跳跃开始,他一直在挑战这样的命运。

对于正常人来说,当运动员是一条艰苦的道路。而对于残疾人运动员来说,这条路的艰难更是可想而知。周围的朋友听到侯斌这个想法,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没有一个教练会愿意带残疾人,毕竟出成绩的概率太小了。倔强的侯斌不甘心,每天骑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到当地最大的体校,跟一位田径教练死磨硬泡,直到这位教练收下自己为止。而当被问到想训练什么项目的时候,侯斌问教练:“什么最难?”教练告诉他,跳高最难练,于是,跳高成了侯斌的项目。

“我喜欢腾空而起时,飞起来那瞬间的喜悦。”侯斌说。直到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这个翻越过1.92米横杆、获得三届残奥跳高金牌的冠军,又站到了万众仰视的新高度:“很多时候我们抱怨自己的命运太差,殊不知是因为自己总想要逆着命运而行。”

1996年,侯斌21岁。这一年,侯斌用1.92米的成绩,赢得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块金牌,并打破了残奥会的世界纪录。他辛苦的付出、优异的成绩以及平和的心态,深深打动了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雷文先生,所以,当2008年初国际残奥委会正式启动“全球残奥会形象大使”项目时,侯斌成为首位“全球残奥会形象大使”。

2008年北京残奥会,侯斌作为主火炬手,竭力拉动绳索,将自己与轮椅车一同拉升至39米。他用手中的火炬点燃了鸟巢上方的主火炬,那一刻全世界的人都为他赞叹。

北京奥运会后,侯斌萌生新的梦想:“我要向全世界演讲”。侯斌说:“在事业上,人是永无止境的,就是不知道您能做多好,走多高,多快,可是太多的人他不去做,就不能成为完成梦想的人。到今天,我联合国都讲了,中国百分之七十的保险公司都是我在讲,就是我的梦想现在变成了我的事业,因为体育,我在国际国内参加各种演讲,在国际上参加很多大会,都是体育的关系,我的演讲能融入到全世界当中,透过每一个人的行为,让世界去了解中国。通过运动,让每个人都健康起来。”

如今侯斌已经成为名人,谈到未来的规划和目标,他说:“我的规划就是希望有更多的运动员、奥运冠军、残奥冠军能够去演讲。第二个梦想就是我想把‘再站起来’基金会不断地做下去。我是和厦门大学、EMBA发起的“再站起来”计划。我们不是想做多大,而是要把它坚定地做下去。不断地去回馈社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人生就是一次漫长马拉松,考验一个人的耐力和意志,更能判定一个人在困难时刻是退缩还是前行,在进退两难的十字路口,抓住机遇顽强前行你就是强者,就有成功可能,否则你只能被命运所捉弄,最后一事无成。”身残志坚,不向命运低头,靠努力打拼,去争取优秀的成绩。这就是侯斌,一个勇往直前的强者发出的最强音。

本报记者 刘超峰 文/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