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本报今日推出 特刊(5~8版)
主动担当打造郑汴牵手的中原明珠
建设“四个河南”的重要载体
我市着力打造
产业集聚区:
集聚“四化”同步发展的内生动力
长篇报告文学《玉米人》首发
做为民、务实、清廉、敢于担当的新时期好干部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建设“四个河南”的重要载体

郑 重

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地区要想取得经济增长,关键是在本地区内建立起一系列推动型产业,通过产业集聚,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一个增长极在形成过程中,会吸附诸多生产要素,使其本身日益壮大,并使周围的区域成为极化区域。

放开历史的眼光,对一个问题的认识会越来越清晰。

产业集聚区,在推动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实施进程中,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粮食生产核心区,要解决吃饭问题、农业支撑问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中原经济区,要解决传统农业区如何走出“四化”协调同步的科学发展路子,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问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要解决内陆省份在全球化背景下构建对外开放平台,打造发展战略突破口、核心增长极问题。无疑,产业集聚区在国家三大战略里面,是核心,是关键,把这个问题抓好了,抓出成效了,就会势如破竹,全局皆活。

产业集聚区,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一大亮点,是推动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强有力抓手。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转型升级,我们着力培育产业集聚区这一科学发展载体,以产业集聚壮大城市发展基础,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承载能力支撑产业发展,形成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的机制。实践是最好的证明,这几年,河南和我们郑州市之所以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有明显的成效,关键因素是我们找到了产业集聚区这样一个载体,用好用活了这样一个有力的抓手。

产业集聚区建设产生聚合效应,产生嬗变。产业集聚区,作为提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在实现河南现代化的进程中、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产业集聚区从新生到成熟的生长,撬动着河南经济的布局优化和产业升级,已成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主阵地,招商引资的主平台,产城融合的示范区和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的主渠道。产业集聚区,阔步推进,亮点纷呈,正成为河南实现现代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伟大进程中一股强大的带动力量,声势迅猛,波澜壮阔。

只有立足于时代去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这个时代的进步。“四个河南”建设,寄托着亿万河南人民的宏伟理想,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就能畅通科学发展的路径,为这个美好理想的实现插上奋飞翅膀。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为政之道,在于实干。

作为省会城市,作为全省的龙头,郑州担负着“双重”责任。特殊的地位决定了特殊的担当,郑州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上,也要高标准谋划,高水平运作,高质量推进,看到不足,找到差距,发奋图强,勠力作为,善做善成,在这方面也要走在实处,走在前列。

有个谚语说,只要顺河走,就能发现大海。那么,我们只要沿着产业集聚区这条大河坚定不移走下去,一定会看到大海的美丽风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