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新郑·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郑市小型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人名单
基层风采
做好小麦病虫害防治
确保夏粮丰收
收听收看全国县级公立
医院综合改革电视电话会
不虚不空不偏
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教育实践活动牵红线 两地村落结良缘
wyb4426
wyb4425
wyb4427
tb2011j2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教育实践活动牵红线 两地村落结良缘

本报记者 陈 扬 李伟彬 通讯员 秦四海

新郑市龙湖镇泰山村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与兰考县仪封乡西老君营村结对帮扶,共寻西老君营村脱贫致富、走上小康路的发展之策,实现两村共进共荣。

4月3日上午,兰考县仪封乡西老君营村的村民终于盼来了新郑“亲戚”。这一天,是两个村“喜结连理”的大好日子。

两村结良缘,红线是谁牵?原来,“红娘”正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话还得从头说起。今年3月9日,在全省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座谈会上,兰考县仪封乡西老君营村党支部书记杨艳敏的发言引起了新郑市龙湖镇泰山村党支部书记乔宗旺的注意:西老君营村经济落后,村民致富无门,杨艳敏迫切想改变现状的焦急心情溢于言表。会后,乔宗旺详细了解了西老君营村的各项情况,并实地去该村进行了考察,结合新郑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主动与该村党支部书记商定,两个村子可以“结对”发展。

至于为什么要“结对”,乔宗旺也有着自己的考虑,那就是结合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一方面让本村党员干部受教育,真正学习焦裕禄精神精髓;另一方面响应新郑市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用力所能及的帮扶行动作为学习成果的现实转化;再一方面就是教育泰山村干部群众,懂得珍惜和富有爱心,凝心聚力,加快泰山村发展。

龙湖镇泰山村在2007年以前,也一直扣着贫穷落后的“帽子”。后来全村党员干部在乔宗旺的带领下,确立“以孝治村、文化强村、旅游活村、林业立村、生态富村、科技兴村”的发展思路,积极开发泰山村特色旅游,打响泰山特色品牌,牵动旅游、饮食、服务、产业、娱乐全方位发展,增加村民收入,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生态村、旅游村。

听闻乔宗旺两村“结对”的想法,杨艳敏喜出望外。3月26日,由杨艳敏带队的西老君营村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来到了泰山村,参观村容村貌和支柱产业,重点了解村级管理模式。看到泰山村村美、民富、人安的和谐景象,西老君营村的客人们热血沸腾,都期盼着两村“结对”的日子早日到来。

4月3日,乔宗旺一行带着先期15万元现金来到了西老君营村,参加在该村举行的结对帮扶仪式,并带领泰山村的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一起来到焦裕禄纪念园,深切缅怀焦裕禄同志的光辉业绩,追思焦裕禄同志的崇高风范。自此,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促成的一段“美好姻缘”步入了神圣殿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乔宗旺认为,结对帮扶要分三步走:第一步,缓解燃眉之急,即帮村里打井、换变压器等,以输血的形式缓解制约村民致富的用水、用电等关键瓶颈;第二步,提供智力支撑,即为村里提供成熟发展经验,请专家为村里科技致富把脉问诊,以换血的形式谋划村里的发展新蓝图;第三步,实现合作共赢,即弥补村子经济发展短板,培养致富带头人和优势产业、集体经济等,以造血的形式实现村子内生动力、跨越发展。

携手发展,未来可期,今天的泰山村就是明天的西老君营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