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以“公私合作”缓解“土地财政”依赖
预算公开不细化就没效果
“代跑”是没有体力 还是精神萎靡?
兰州自来水污染
当拿谁问责?
信访信息化需警惕只坐诊不把脉
生男生女?
令市场颤抖的“围攻”
“天价学区房”
启示教改大棋局
荡涤污泥浊水 还网络清朗空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信访信息化需警惕只坐诊不把脉

最高法10日开会部署在全国法院迅速开展网上申诉信访平台和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建设工作。11日的全国网上信访工作现场推进会提出,到今年年底前,基本建成全国网上信访信息系统,实现信访业务全部网上流转。

实际上,网上信访、视频接访等信访信息化工作在多地多部门中早有实践。客观地讲,信访信息化在迅速响应群众合理诉求,把矛盾消弭在基层、消弭在萌芽状态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一些信息化的信访平台也有消极、懈怠现象,群众反映的诉求“如泥牛入海”,影响了党委政府公信力。在新一波信访信息化的大潮中,需警惕信访信息化过程中“只坐诊不把脉”的问题。

近年来,信息化已渗透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信访也不例外。2013年全国共受理群众网上信访事项248万件次,同比增加10.9%,一些地方的网上信访量已经超过来信来访量。

这表明,信访信息化是助力和谐、赢得民心的好事。把信访信息化这一好事办好,不仅要建设好网络信访和视频接访平台,更要管好、用好这一平台,比如将投诉内容和处理结果透明化、阳光化,更要实现从网上到网下的联动,力争“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做好信访信息化工作,还需要从一开始就设计好、落实好收集群众诉求之后的跟踪监督、责任追究制度,确保群众可就地表达利益诉求、可随时查询办理进度、可评价办理情况。如果信访信息化仅仅点燃了群众信访的热情,却不能自始至终地做到尽可能满足群众的合理诉求,就一定会衍生新的不满情绪,形成新的信访问题。

信访信息化是拓宽信访渠道、降低信访成本、提升信访效率的具体举措,更要时刻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要抓细、抓小、抓实,在保障群众权益、助力社会和谐上取得新成效。

吴书光 雷欣成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