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构建行政审批“高速公路”
中原经济区
党报联盟成立
今起4万余名学子
参加中招体育考试
我省将实施春潮行动
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
我省公开考录
402名检察官
危化品运输从业者
即日起接受再培训
wyb4455
0416法院
0416先河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构建行政审批“高速公路”

本报记者 张乔普 李娜

一条行政审批的“高速公路”正在迅速、高质量的建设中,这条“高速公路”将让行政审批一路畅通,从而,再造郑州经济发展环境核心竞争力。

去年7月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郑州市以革命的勇气和决心,主动拿不科学、不合理的旧体制、旧机制开刀,启动并深入实施了第10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打造服务型、廉洁型、高效型政府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我市经济发展环境优化增添了更为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科学完善顶层设计

全面引领改革全局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的一场自我革命,科学的顶层设计不可或缺。我市形成了科学、完善、深入、符合我市发展走向的系统完整的“顶层设计”,即“3344555”的改革方案:

科学定位,开展“三个对比”,即与标杆城市开展比减审批事项、比压审批流程、比控办结时限的“三比”活动,简化改革难度,明晰改革目标。

客观分析,确定“三个50%”,即和第9轮改革对比,审批事项要削减50%以上、审批环节要压缩50%以上、审批时限要减少50%以上的“三个50%”的改革目标。

依法精简,明确“四个一批”。即:无法定依据的审批事项坚决取消,市县两级均可审批的事项减少审批层级下放县级审批,法定审批主体是省级以上机关的上解上级机关审批,事后监管可以达到管理目的或者机关内部事务管理等事项不再审批调整管理方式。

统筹兼顾,达到“四项效果”,即学习先进与体现特色相结合、总体设定和阶段性目标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先易后难与试点先行相结合。

围绕目标,坚持“五项原则”,即合法合理原则、效率优先原则、权责统一原则、便民惠民原则、公开透明原则。

把握内容,强化“五个减少”,即把改革的核心内容界定为减少审批职能部门、减少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减少审批前置、减少审批时限等“五减少”上,使改革重点突出、方向明确。

改革机制,突出“五项创新”。把优化审批流程、推行网上审批、落实首席代表、深化并联审批、强化电子监察等审批方式创新作为改革的关键环节,以机制保障改革持续推动,成效长远。

第一季度市级行政审批部门绩效排名情况

打通事项精简各环节

第10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事项精简上我市通过“四个一批”的改革路径,实现了事项的大幅削减。

按照“四个一批”的路径,事项精简变得简单易行,我市审批事项由363项大幅削减至141项,削减了64.2%。保留的审批事项数量不仅在中部地区最少,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也位居前列。

从行政审批改革的可持续监管服务入手,我市制定出台了“1+9+8”改革配套机制,保障了整个改革的顺利推进。“1”即《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行政审批服务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9”即以规范审批权力运行为目标,建立了并联审批、考核奖惩评价、“六位一体”监督、工作人员统一管理、审批事项动态评估、审批标准化管理、 “日清周结月通报季公示”、责任倒查追究等9大工作机制。这9大工作机制相关文件覆盖了行政审批改革的全过程、全环节,有效保障了行政审批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遵,有据可依,有度可评。“8”即明确了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的8个实施细则,确保并联审批中的22项审批事项全部在5至7个工作日内办结。一季度,全市纳入并联审批的重点项目整体提速75%以上。

推动审批提速60%以上

此轮改革,我市取消了审批条件和审批环节上的自由裁量权。凡是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自行设定的审批前置条件和环节一律取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具体的审批前置条件和环节,先予取消,待法律、法规、规章等对“其他条件、其他程序、有关规定”作出明确具体的细化后,再造入流程。保留的141项审批事项,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公示、听证和现场勘查、核实等程序外,审批环节一律优化为“受理、审核、办结”三个环节,审批环节由937个压缩至390个,压缩58.4%;将内部层层审批环节统一整合为审核一个环节,平均由2.58个压缩至1个,压缩率为61.2%。办结时限全部控制在“1、3、7”个工作日以内,总承诺办结时限由法定的2802天缩减至574天,压缩2228天,缩减率为79.5%。流程的优化再造,使全市审批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一季度,39个审批职能部门共办理审批事项22.88万件,提前办结率为84.9%,审批效率比改革前提高60%。同时,32项前置条件的取消,使群众办事难初步得到缓解。

为规范审批权力提供统一平台

为强化行政审批改革成果的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原有的电子监察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建设了电子监察网上办事大厅、绩效考核、满意度评价等10套子系统,覆盖了行政审批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受理回执单”“阳光监督码”“满意度评价”“红黄牌预警”等制度全面推行,“日清周结月通报季公示”机制同行政审批动态评估机制、标准化机制、绩效考评机制、审批人员统一管理机制等7项机制共融一体,实现了对行政审批的实时监察、预警纠错和绩效排名。目前,我市电子监察系统入网率、系统使用率、事项上线率达到“3个100%”。多个部门相继推出延时、预约、代办、帮办、上门等便民服务举措,市卫生局在全市率先试行网上审批,方便群众办事。今年 2~3月份,全市39个审批职能部门未出现一例红牌预警。

将使“一站式”审批服务全面实现

2014年3月19日,我市召开了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动员会。会议对 “两集中、两到位”改革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按照会议安排,我市将在 “三不增加”前提下,对各部门审批职能、内设机构、人员进行整合归并。各审批职能部门将分别成立行政审批办公室,作为本单位的唯一审批机构和窗口,统一进入审批大厅,集中行使所有审批权。同时,各单位还将明确一名班子成员担任行政审批首席代表,全天候进驻办事大厅,全权负责本单位的审批事项和审批专用章的管理使用。“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将在今年全面完成,各单位行政审批办公室将全面入驻全市统一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办事大厅。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创新永不止步。下一步,郑州市将进一步向改革要发展动力,继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公布市级行政审批权力清单、全力推动建设项目和企业登记并联审批,逐步扩大网上审批覆盖面,加快电子监察市县一体建设,努力提升行政审批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把改革优势转化为政策优势、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力构建便民快捷、优质高效、具有郑州特色的政务服务环境,为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发展支撑。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