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经济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地头到餐桌 菜价涨了十几倍
宁夏首次发布
城乡统一居民收入
新消法实施后近两成
消费者未实现无理由退货
世界最长高原
铁路隧道贯通
人造障碍
“高新智绿”引领世园建设
百万以上豪车
郑州销售火爆
豫首季进出口总值
稳居中部六省第一
上周我省猪肉价格
走低禽蛋价格反弹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地头到餐桌 菜价涨了十几倍
终端销售商:高损耗是主因
调查之一
周悟空 制图 从菜地到餐桌,这一路跑的,我们都瘦了好几斤!

本报记者 朱华 刘招

编者按

郑州市民吃的绿叶蔬菜大都来自郊区和周边县、市。可是,随着芹菜和生菜的丰收,价格上却迎来“过山车”:批发价由去年的几元降为今年的几毛。一边是每斤一毛到几毛的“地头价”,一边是翻了十多倍的餐桌“高端价”。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绿叶蔬菜价格走低?哪些环节增加了市民的餐桌成本?近日,记者兵分几路,深入田间地头,蹲点农贸市场,追踪蔬菜销售的各个环节。

本是一个丰收年,但价格却不让人乐观。菜农一斤芹菜批发价0.1元左右,但到了终端菜贩那儿,每斤零售价1.5元,涨了14倍。菜贩们说他们每斤只有几毛的利润,起早贪黑也就挣个辛苦钱,在他们看来,绿叶菜的损耗是价格翻倍的主因。

菜农:

“照这价格卖,仅仅能保本”

13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中牟县官渡镇堤湾刘村。在一块儿长势良好的芹菜地头,记者看到一辆挂着洛阳牌照的运输车正在往车上装芹菜,装之前还得先用水将车冲洗干净,然后再整齐码到车上。

刘姓菜农告诉记者,他今年种了两亩芹菜,长势非常好,本来大丰收要赚一笔,谁知等到销售时节心却“拔凉拔凉”。他说:“现在芹菜对外批发价才一毛左右,一亩地一万多斤,才卖千把块钱,只是够本儿啊!”

去年种过芹菜的菜农大都感受到了芹菜价格的“过山车”。刘姓菜农告诉记者,去年芹菜价格确实很高,最高时达到每斤两块多,现在才一毛钱左右。同样的芹菜,却有着“过山车”的价格变化,这让不少村民难以接受。

洛阳牌照的车主姓李,一直在洛阳搞蔬菜批发。他说,今年中牟的芹菜的确便宜,收购成本一斤才一毛钱,再加上路上过路费、油钱差不多也是一毛,可拉到洛阳后批发也就两毛多,其实跑一趟也赚不了多少钱。

离堤湾刘村仅仅几公里,就是中牟县明山庙蔬菜交易市场。记者发现,这里没有往昔交易火爆时的熙熙攘攘,反而显得有些冷清。

一位来此卖菜的菜农告诉记者,不知咋的,今年来此批发芹菜的外地车辆比往年明显少多了,价格也一落千丈,好的一斤能卖一毛多点,差的还卖不到一毛呢。他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地加上化肥、浇水、收割,成本得900多块,但现在一斤批发才一毛,卖下来也仅仅够本儿,如果再雇人收割,那绝对是赔定了。

菜贩:

“我们一斤只挣几毛钱”

中牟地头生菜0.1元1斤,但到了餐桌却要2元1斤。昨日,记者调查我市菜市场,了解蔬菜价格。菜贩们反映,高损耗是导致绿叶菜身价倍增的主要原因。

昨日,在东风路信息学院一家蔬菜店内,记者询问餐桌上常有的绿叶蔬菜价格:“生菜2元/斤,芹菜1.5元/斤,花菜1.8元/斤。”

“听说生菜、芹菜在中牟可便宜,咱们店怎么卖得这么贵?”面对记者的疑问,店主赵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是在陈寨蔬菜批发市场批发的生菜1.2元/斤,分干菜和湿菜,干菜就是不洒水的菜,但是绿叶菜不洒水的话,一会都蔫了,看着不新鲜,卖相不好,没人要。所以进菜的时候,一般都要湿菜,回来后,一些压坏的、放半天稍微发黄的叶子要去掉,另外随着水分的蒸发,重量也会减轻,卖2元一斤,理论上每斤生菜挣0.8元,但每斤的损耗在0.4元以上,一斤生菜最多挣0.4元。”

芹菜今年大丰收,蔬菜市场上售价在1元/斤~1.5元/斤,批发市场在0.4元/斤~0.8元/斤。“芹菜必须进湿菜,要不放一上午菜就没个样儿了,到傍晚叶子还会黄一部分。”赵刚说,除去每斤4毛的损耗,一斤芹菜最多挣3毛。

花菜是餐桌上比较受欢迎的菜,但花菜是青叶蔬菜中损耗最大的。“我们进货的时候,都是带着根和外面的包叶,但消费者买菜的时候,只要花,直接把根切掉,把叶子掰掉。”赵刚说从陈寨进回来,花菜的批发价是1.8元/斤,到店里的零售价是2.5元/斤,除去损耗,每斤的利润只有0.3元左右。

在东风路江寨的农贸市场,记者从一刘姓工作人员处了解到,以前几家商户曾尝试与郊区的蔬菜合作社送菜,但是因为菜品保证不了,还是采用老办法:商贩到批发市场进菜,尽管价格贵,但是菜品有保证,选择余地大,拉回来的菜不愁卖。“绿叶蔬菜都是本地的,虽然距离不远,但是从田间到地头,加上每亩人工挖菜费、运输费、批发市场进场费等各种费用,最后一级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终端商贩,每斤也就是挣个几毛钱的辛苦钱。”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