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宝宝舌系带不宜早剪
“墙上高铁”普惠居民
三环快速公交
近半站台开建钢结构
万亩沼泽地“蝶变”农业嘉年华
ghy4491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万亩沼泽地“蝶变”农业嘉年华
万亩大观园规模空前农业嘉年华永不落幕

本报记者 卢文军

两年前,这里还是滩涂地、沼泽地,一下大雨一片汪洋,蒿草芦苇丛生;两年后,这里成为首届郑州中牟·国家农业公园嘉年华的举办地,成为展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舞台。

中牟“禀赋”备受青睐

“我们是由‘过客’变成了‘扎根者’。当初,我的初衷只是对中牟·国家农业公园内整个景观做提升规划,把在北京农业嘉年华的概念植入。”首届郑州中牟·国家农业公园嘉年华的“操盘手”、北京吉奥金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裁段然博士告诉记者,“到最后,我们在这里自主投资1.5亿元,建设未来农业科普馆,进一步提升整个园区的科技含量。”

“是什么让您如此青睐中牟这块土地?”

“传统农业大县,转型势头喜人。”

位于郑汴之间的中牟,是传统农业大县,底子厚、基础好,历经三四次结构调整,当代农民接受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意识已逐渐转为一种群体自觉,他们接受新生事物快,示范引领快。位于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北部先导区的中牟·国家农业公园,规划之初,便明确设施农业、优质水产、农业文化创意、花卉高新科技、精品果蔬、综合管理服务等六大功能。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中牟·国家农业公园正逐步成为一座集休闲观光、采摘体验、旅游度假、健康养生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休闲乐园。

万亩大观园规模空前

土地流转之后,农民除了旱涝保收的土地租金、在园区打工的工资,还可享受各项惠农补贴和农村社会保障。中牟县抽调县直各单位业务骨干,进村入户,通过算账对比,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中牟·国家农业公园建设,水到渠成。

“经过在北京、上海、重庆、南京、杭州等地考察,中牟·国家农业公园作为集中连片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占地1万亩在全国规模最大。”郑州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的中牟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张书勤说。

目前,中牟·国家农业公园入驻企业达15家。其中,世界500强和国家级企业各1家,累计完成投资20亿元。

段然说,与北京农业嘉年华的1000亩相比,中牟·国家农业公园施展的空间更大,发展的前景更为广阔。

中牟·国家农业公园的建设运营,让张书勤感触很深:一是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传统农民转变为职业农民、增加其收入的根本出路。二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百姓受惠。搭台,就是政府要舍得投入,做好基础设施,高标准招商引资,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农业嘉年华永不落幕

“首届郑州中牟·国家农业公园嘉年华活动为期20天,活动结束后,除了精品展销馆撤馆外,其余的永不撤,我们要倾力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农业嘉年华!”张书勤表示,“现在只是小震撼,等到秋季,各类植物爬满藤、瓜果成熟,就会有大震撼。”

据了解,北京昌平区举办北京农业嘉年华期间,当地农村信用社揽存从7000万猛增至8个亿。“市民采摘体验、到农家乐就餐等无形之中增加了农民收入,数字的跨越也就顺理成章了。”段然分析,“农业嘉年华,就是农业与娱乐的结合,用农业的道具和元素,与民同乐,这是一种创新。”

段然尤其看重农业嘉年华“惠民兴业创品牌”的功能。她说:“嘉年华,这个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的实体在中牟·国家农业公园存在,无论对科研工作者,还是对政府和农民都是一种触动,‘农业,原来可以这样!’仅仅对于农民而言,可以启发他们开动脑筋,有更多方式、门路、渠道去增加收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