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劳动的姿势
焦桐思
《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
山 歌
荥阳柿树的传说(二)
人生如茶又像河
雁过留声
桥是修正方向的路
qhq4416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桥是修正方向的路

符纯荣

有路的地方,不一定会有桥。

有桥的地方,却一定会有路。

在大地上,路无处不在。即便是荒郊野岭、杳无人烟,路都会在必要的地方、必然的时间出现,因为,“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当沟壑横亘、大河滔滔,面对难以逾越的险境,路不得不停下来。于是,桥就应运而生。

于是,桥就成为修正方向的路。

桥伴随着行走的脚步,伴随着太多的记忆与情感。我相信,在人心中都有一份与桥相关的情结,虽然时过境迁,却历久弥新。

桥有很多种:石桥、木桥、竹桥、藤桥、铁桥、混凝土桥、钢架桥、斜拉索桥等等。甚至故乡的小溪上方,一块横跨两岸的石板,或一根连接希望的木头,都是一座有情有义的桥梁。

这些年来,走了很多地方,看过许多形态、风格各异的桥梁,才知道,桥是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充分彰显一个地方内在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底蕴。在江南,桥精致、柔婉;在北方,桥简朴、爽直;在西北,桥憨厚、安静。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它们或隐于深山峡谷,或架通江河湖海,或现于平川,或藏于群楼,既是一种交通工具,也将建筑艺术和科学技术融为一体。其中,既有千年“老翁”,也有百岁“寿星”,更有年轻“后生”,它们是华夏文明的书写者、见证者,以各自的存在方式,绘就一幕幕璀璨的图景。比如工艺精湛的北京卢沟桥、历史悠久的赵州安济桥、造型美观的泉州洛阳桥、漫长平顺的晋江安平桥……一座桥,就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就是一部地域民俗文化。

但我最爱的,仍然是家乡的桥。在山岭重丘间,它们隐忍、宽厚、安于现状、无怨无悔。无论是晃悠悠的索桥,还是大气稳重的钢架桥;无论是因陋就简的石板桥、独木桥,还是造型别致的高拱桥、彩虹桥,抑或动辄跨度数百米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大桥,它们和我生活在同一方水土,生长着同样浓烈的情感,都在各自的路上,记录着岁月的流逝,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曾几何时,我喜欢站在故乡的石板桥上,看夕阳西下、弯月初生,看人们来来往往、牛羊秩序井然,看波澜不惊的童年时光慢悠悠地淌过心间。我喜欢聆听滑过石面的脚步声和蹄声,那么简约而清脆。桥下,一线流水从山中飞溅下来,穿过乱石、深峡和荆棘,义无反顾地流向不可预知的远方。桥这头,是依山而居的小村庄,零散的土墙房这里一幢、那里一间,炊烟弯弯绕绕,鸡鸣犬吠此起彼伏。桥那头,依然是山峰矗立,封堵了村里人的远望,但一条公路恰好伸展而过,将大千世界和封闭山村连在一起。

曾几何时,我从村里出来,轻轻走过石板桥,坐上一辆开往远方的长途汽车。每一次离别,我都坚持住没有回头,但我的心跳和潺潺流水永远保持一致,因为我们心中,装下的是同一个疼痛的故乡。

如今,我和许多人一样,梦着回不去的故乡,走着前途未卜的路途。从尘土飞扬的汽车到拥挤的绿皮火车再到飞速而平稳的高速动车,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奔来奔去,却无意间把自己架设为一座命运的桥梁,历经沧桑,从不懈怠。

是的,有路的地方,不一定有桥;而有桥的地方,却一定会有路。

是的,在生命中,一座桥,就是一条修正方向的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