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安利杯”·乐在其中 上一版3
父子学棋记
这个美女有点“冷”
希望、欢聚、快乐之地
“安利杯”上“远征军”
双喜临门
李天罡:冠军是个好兆头
ps458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父子学棋记

人间五月天。

寒来暑往十数载,每年这个时候,来自全省的黑白世界高手都会决战“紫禁之巅”——陇海西路80号,作为渗透着几代报人情感的赛事,因为家中小儿,两次“安利杯”我从旁观者变成掺和者。

一年多前,妻跟我商量:“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外报了培训班,咱们也得抓紧报几个班,不能让儿子输在起跑线啊!”我一向对那些打着素质教育旗号、行“谋杀”孩子童年之实的培训班深恶痛绝,几番“交锋”下来,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只好各退一步:培训班是一定要报,学什么由我说了算。

俗话说:“老子缺什么,儿子补什么”,我也不能免俗。想起小时候痴迷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当看到段誉、袁承志、陈家洛、黄药师,无一不是精通围棋之辈时,我也曾做过“白日梦”,梦想自己成为一名围棋高手,白日纹枰对弈、风流儒雅,夜晚行走江湖、除暴安良……想到这里,我一拍大腿:“就学围棋了!”

围棋课一周两到三次,每次都在下午6时到8时。为了送儿子上课,我坚持陪他一起听课,一起学棋、一起记笔记。从刚开始懵懵懂懂的听不懂,到雾里看花、似明非明,再到恍然大悟、会然于心,在黑与白的世界里,我和儿子感受到越来越多的欢乐。有好几次我听课入了神,当老师提问时,我竟然也高举右手抢答,往往惹来其他家长善意的笑声。

学棋半年,老师开始组织同学们下循环赛,这时候,我比儿子还紧张,站在身后踱步,一旦儿子走出一步“臭棋”,用儿子的话说,我就“皱着个眉、歪着个嘴、拉着个脸”,恨不得冲上去扳着他的手下。结果这样却适得其反,让儿子更加紧张,往往下一步棋就看看我的脸色,弄到最后手足无措,棋也越下越差。接受儿子的“批评”后,我不再站在他背后“督战”,而是自己找个角落,打打高手们的棋谱,整理整理课堂笔记。而儿子也明显放松下来,逐渐发挥出正常的水平,可谓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作为一起学艺的“同门师兄弟”,我和儿子也免不了一起切磋几盘。刚开始的时候,我仗着年龄优势,经常将儿子杀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这时候,我便拿出“棋圣”的架子,指点他这里下的“臭”,那里下得不行,然后看着儿子一副愤愤不平却又无话可说的样子哈哈大笑。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子的棋力越来越高,我应对起来也越来越吃力,由原来的大获全胜到势均力敌,再到后来的招架不住、一败涂地。为了维护老爸的“权威”,现在我已经不敢轻易接受儿子的挑战了。这不,刚才在儿子的死缠硬磨下,我勉强同意和他下了一盘棋,结果除了活了一个小角之外,其他棋子“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站在阳台上,我气呼呼地掏出一支烟,恨恨地骂了声 “臭小子”,嘴角却不知不觉噙着笑意。

风月闲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