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文史杂谈
新书架
一只蜻蜓的精神碎片
知味
乐坛
随笔
lh4536
lh4530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乐坛

一百岁的《送别》

胡小明

出席五一晚会,几十名老教授演绎的合唱曲《送别》感人肺腑:“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充满情感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让观众平添无限遐想。这首妇孺皆知的学堂乐曲诞生于1914年,距今整整一个世纪了。

《送别》词作者是李叔同,即著名的弘一法师。曲子借用了19世纪美国约翰·P.奥德威写的流行歌曲《梦见家和母亲》。一百年来,这首歌曲世代传唱经久不衰,终成经典名曲。

《送别》堪称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结合。歌词呈长短句结构,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出幽静凄美的氛围,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沉。歌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音乐起伏平缓,前后乐段对比鲜明,情绪渐趋激动,表现出告别亲友的离愁情绪,重复的乐句却并未给人烦琐、絮叨的感觉,反而强化了作品的完整与统一,让人在看破红尘的况味中平添一种特别的美感。

据说,当时李叔同与日本妻子叶子返回上海,这年冬天沪上大雪,其“天涯五友”之一的许幻园,来李叔同寓所前高喊:“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不等李叔同开门便挥泪离去。李叔同目睹挚友远去的背影,在雪地站了整整一个钟头,对叶子的呼叫也置之不理。回到屋里,他让叶子弹琴,自己含泪疾书,片刻工夫,一首“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的歌词便一气呵成,他定名为《送别》。

此时李叔同想起约翰·P.奥德威写的《梦见家和母亲》,这是19世纪末盛行于美国的一首经典“艺人歌曲”,这种歌曲模仿黑人音乐的旋律创作,由涂成黑脸的白人歌手演唱,曲调优美,音律感人。李叔同留日时,对日本词作家犬童球溪按《梦见家和母亲》旋律填的流行歌曲《旅愁》印象深刻,当即决定如法炮制,将《送别》取调于《梦见家和母亲》。他让叶子弹了一遍试唱,自己也被这首新歌感动了,人世间的友情和离别之痛,随着“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的歌声,显得更加深沉惆怅而充满禅意,于宁静淡雅中透露出无限的哲思。

一百年来,这首饱含国际元素、感情深挚的名曲征服了无数听众,也成为人们百唱不厌的合唱曲目。李岚清在其《音乐笔谈》一书中曾着重介绍了《送别》,并多次在音乐讲座上演唱此曲。最近著名的黑豹乐队在东方卫视一个音乐频道中也深情演唱《送别》,受到众多观众热捧,也满足了音乐发烧友的怀旧心理。日前歌手韩磊也再次演唱《送别》,并请来四位可爱的萌童伴唱,在给人完美享受的同时掀起新一轮的“老歌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