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黄帝故里新郑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生态廊道扮靓新郑
直面群众 赢得人心
新郑首家民盟烛光小学落成
安排部署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下步工作
“规定动作”不走样 “自选动作”有创新
燕子来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规定动作”不走样 “自选动作”有创新
新郑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亮点纷呈

本报讯(记者 刘佳美 高凯)连日来,新郑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101家参学单位,在该市活动办的指导下,听取意见心诚面广,边学边改措施实在,在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的同时,纷纷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创新开展了一系列颇具特色和亮点的“自选动作”,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万人问卷”集众议

党委、政府工作怎么样,党员干部作风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 连日来,新郑市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工作要求,开展了“万人问卷”和六个方面座谈会听取意见活动,对教育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意见征集,为改进该市工作及领导、干部作风提供了可靠依据,也受到各方群众的热烈称赞。

据了解,本次活动共发放征求意见问卷万余份,座谈会涉及“两代表一委员、老干部、党外人士、服务对象、文教卫生宣传、网格群众”等六个方面。经过梳理汇总,共征求到涉及“四风”、经济发展、民生问题、设施改善、生态环境、作风转变、干部待遇等方面91项意见建议。

针对征求到的问题,该市活动办要求各单位要围绕“到事、到门、到人”反思剖析,主动认领。同时按照“三个围绕”的要求,对与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组织县处级领导干部、市直单位、乡镇(街道)、村(社区)“四个层面”分层分级落实问题,抓住共性问题进行专项整改,对个性问题,建立台账,限期整改。

微信里的“群众路线课堂”

“以前用微信就是聊天看朋友圈,但最近加了咱新郑的群众路线微课堂后,真是‘哪里不会点哪里’,还能了解到很多最新的动态。”该市国土局工作人员贾音告诉记者,自己是在上周加了该市群众路线的微信公众账号,每到闲暇时候就会打开微信,刷一下最近市里活动的动态。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功能让她赞不绝口:“平台里竟然还支持术语词汇的查询,那天我把不太懂的‘三到’和‘四抓’打上去一发送,那边自动回复的解释一下就发回来了,太赞了!”

该市教育实践活动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微信公众平台是从4月21日正式成立,为使全市党员干部能够及时了解全市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只要打开微信,扫一扫、点一点,就可以看到全市活动的最新消息和活动简报,还有市领导调研、各单位开展活动情况等等情况,有图有真相。还开设有热点专题、学习资讯、先进典型等栏目供大家学习。”通过该微信平台,将更加便捷高效地倾听群众的“好声音”,使更多的人成为活动的参与者、评价者和监督者。

党史成为“香饽饽”

“宣讲党史知识、发放党史教材。”自新郑市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新郑市委党史研究室利用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作用,深入基层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欢迎的党史宣讲活动。

在宣讲活动中,党史研究室领导班子先后走进龙湖镇宜居教育园区、住建局、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秘书处等单位,结合新郑实际,回顾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论述了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分析了群众路线对党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又从党的历史上挑选了一批保持优良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先进典型,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各单位也结合自身实际,交流学习体会,深入对照剖析,查找“四风”突出问题,真正达到了“红红脸、出出汗、鼓鼓劲、加加油”的效果。

在每一次宣讲活动中,作为宣讲基础教材的《中共新郑历史》一书,成了“香饽饽”,在课后被大家争相领取,仅在农村支部书记培训班上就被免费领走350本,使基层党员进一步了解了新郑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壮大历程,激发了大家的爱党热情。

“五必访五必清”直通民情

自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新郑市八千乡班子成员深入各村组、企业,通过登门入户、召开座谈会的方式,面对面倾听民声、掌握民情、了解民意,全面掌握辖区目前存在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信访问题,发展中的瓶颈,群众急需解决的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班子成员及包村干部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所思、所忧、所盼,开展了“五必访五必清”活动,即:村“三委”干部和党员必访、村民代表必访、种养大户和个私企业必访、低保户和困难户必访、上访户和重点户必访;包村干部对所驻村的基本情况必清、发展目标和思路必清,不稳定因素必清,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必清,各项重点工作和中心工作完成进度情况必清。

通过活动开展,增强了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使基层干部真正静下心、沉下气,主动深入村组、企业,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从群众最希望的事情做起,部门作风和基层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